【摘 要】
:
蛋白激发子是一类源自病原菌的能够诱导植物抗性的蛋白质,具有增强植物抗病、抗逆的能力。蛋白激发子PevD1是分离自大丽轮枝菌(V.dahliae)的一个新型激发子,能够引起烟草过敏反应,诱导烟草植物防卫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为了深入探讨PevD1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对PevD1重组原核表达,获得了大量的目的蛋白,经过PevD1蛋白晶体条件的筛选与优化,获得了具有高衍射能力的单晶;通过晶体衍射数据收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激发子是一类源自病原菌的能够诱导植物抗性的蛋白质,具有增强植物抗病、抗逆的能力。蛋白激发子PevD1是分离自大丽轮枝菌(V.dahliae)的一个新型激发子,能够引起烟草过敏反应,诱导烟草植物防卫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为了深入探讨PevD1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对PevD1重组原核表达,获得了大量的目的蛋白,经过PevD1蛋白晶体条件的筛选与优化,获得了具有高衍射能力的单晶;通过晶体衍射数据收集,解析了PevD1的三维结构。PevD1的整体结构是由10条反向平行的β折叠股形成的β筒状结构,与经典的C2结构域相似;根据C2结构域的功能,研究了PevD1与磷脂的相互作用,PevD1能够和PI系列、PS结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在拟南芥中筛选到4个PevD1候选互作蛋白。并通过体外GST pull down实验验证了Receptor4与PevD1的相互作用;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了初步的亚细胞定位。1获得了具有高衍射能力的PevD1蛋白单晶。通过PevD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表达蛋白的纯化,获得适用于结晶的PevD1蛋白;经过PevD1蛋白晶体条件的筛选与优化,在3.8M甲酸钠和蛋白浓度2mg/ml的条件下,获得了具有高衍射能力的单晶,收集了分辨率较高的母体衍射数据和碘-衍生物衍射数据,为研究PevD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2解析获得了PevD1的空间三维结构。PevD1的整体结构由10条反向平行的β折叠股形成的β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两端形成环状结构,与经典的C2结构域相似。结构中Cys50和Cys64,Cys105和Cys115之间形成两对二硫键,可能对维持整体的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3研究了PevD1与磷脂的相互作用。PevD1的结构与经典C2相似,而经典C2结构域能够通过钙依赖和钙非依赖的形式结合磷脂。蛋白-磷脂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evD1能够和PI系列、PS结合。蛋白与磷脂的相互作用可能与其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有关。4在拟南芥中筛选到了PevD1的互作蛋白Receptor1,Receptor2,Receptor3和Receptor4。通过酵母双杂交在拟南芥中筛选到77个阳性结果,经过经一步的酵母双杂交验证实验,最终获得4个候选互作蛋白。对Receptor4进行原核表达,并用GST pull down实验验证了Receptor4与PevD1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evD1如何影响植物免疫系统提供了基础。5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evD1能够定位于细胞膜。利用原核重组蛋白GFP-PevD1孵育拟南芥根系的实验,证明PevD1能够结合到细胞表面。通过农杆菌介导将PevD1转化到拟南芥中,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在过表达PevD1的拟南芥植株中,研究PevD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进一步证明PevD1能够与细胞膜结合。
其他文献
STEAM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而种植活动的实践操作,满足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发展了探究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活动中幼儿将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并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把现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实现经验的迁移、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栽培是技术,土豆的生长规律、向阳性是科学现象,而生长的高度涉及测量与记录,设计土豆大变身等活动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幼儿在活动中
当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旅游景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其开发十分关键。在现如今的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影响到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文章将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同时表现出各类浪费粮食的现象,影响我国原本就较为紧缺的粮食资源。但实际上,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浪费粮食资源,还存在着许多的隐患,如果这些隐患不消除,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现有的粮食安全结构造成严重的威胁。基于此,分析了现阶段粮食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呼吁社会民众减少对粮食资源的浪费,号召社会大众重视粮
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2009年春(5月)、秋(10月)两季在烟台四十里湾两个航次的综合外业调查资料,首次系统研究了调查海域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采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计算了调查海域的生态生产力,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污染指数(MPI)评价了调查海域水环
天然草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收和固定大气CO2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超载放牧、管理不当、气候变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已造成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功能弱化。探究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分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反馈对于科学评估其源汇贡献、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寒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为研究对象,利用
内含子介导的基因增强效应(intron-mediated enhancement,IME)自1987年在玉米中发现以来,内含子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人们发现IME在真核生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真菌和植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发现越来越多的内含子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能力。尽管IME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内含子增强效应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为内含子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应用奠定了
在自然界木聚糖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多聚糖。木聚糖的结构非常复杂,其主链是D-吡喃木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侧链上还连接有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阿魏酸酯基、乙酰基等不同的取代基,因此,木聚糖的完全降解需要多个酶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其中,木聚糖酶作为主酶以内切的方式作用于木聚糖的主链,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则是侧链降解酶,并对主链的降解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以已报道的来源于Paeniba
在过去的30年当中,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和新品种选育中的研究,已经在生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传统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主要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和显微注射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缺陷,限制了其在今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广泛应用。精子介导法因具有诸如成本低廉,转染效率高,操作简便,以及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转基因方法。同时,纳米颗粒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