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FB)是一种严重为害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的世界性检疫病害,其病原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citrulli),自报道以来给瓜类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目前铜素杀菌剂仍然是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主要药剂,由于该类杀菌剂的广泛使用和微生物适应性强、易变异等特点导致病原菌抗铜能力也随之增强,而且由此导致致病性也进一步增强,因此通过对病原菌重金属解毒机制的研究来探索其毒力机制,将有助于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防治。本实验以分离自西瓜的Aac5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源重组交换的方法,构建了多铜氧化酶基因CueO缺失突变菌株Aac5△CueO,对突变菌株进行了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通过比较野生菌株Aac5和突变菌株Aac5△CueO的硫酸镉敏感性、致病力;致敏性、生长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运动性和胞外多糖之间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与野生菌株Aac5相比,突变菌株Aac5△CueO对硫酸铜敏感性增强,表明CueO基因是果斑病菌的抗铜相关基因。(2)突变菌株较野生菌株胞外多糖减少,在甜瓜上的致病力减弱;致敏性、生长能力、生物膜、运动性与野生菌株没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