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流域土壤磷流失风险评价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本是湖泊、河流等演化的自然过程,但是,近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剧,并加速了这一原本缓慢的演化过程,最终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在得到有效控制后,水体的营养化污染仍然严重,至此,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开始受到重视。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具有广域性、间歇性等特点,污染源及污染途径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同景观单位面积污染负荷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识别流域景观中磷流失风险最大的关键源区,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些对水体危害可能性最大而范围相对较小的敏感地区和地段进行重点治理,可大大降低治理难度和提高治理成效。   因此,本文选用磷指数法对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的磷流失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并得到以下结论:   1.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反演得到研究区土壤耕作层(0-15cm)的总磷含量,其变化范围为0.95-1.06g/kg。并以此为基础,得到磷指数法评价体系所需的总磷含量因子。   2.以土壤含磷量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降雨侵蚀因子、距离因子和土地利用类型因子,构建磷指数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的土壤磷流失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磷流失风险以“中”为主,占研究区的69.1%,其次为“高”流失风险,占研究区的17.7%。   3.研究区磷指数的分布情况说明距离河流的远近、土壤磷素含量是该区域土壤磷流失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流域磷流失的管理应以其为主要的对象,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也应以其为切入点。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改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陆续出现一批农
本论文基本原则,是依据人地关系思想解读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和全球其他区域的国家公园相比,在地图上儿乎找不到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信息。  论文在系统收集
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未来还将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之后,个体的旅游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春兰集团公司领导班子目前共有成员7人。其中陶建幸同志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1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2人(总经理、副总经理共3人);党委常委兼
其基本点之一,是在“代表”的对象上强调“最广大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个别词句的增减,而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面对经济成分
“十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突破和大跨越,但我们的支柱企业还不够强,产业链条还不够长,科技含量还不够高,社会建设和公共事业基础还不够牢;县域经济不平衡、城乡发展
当前网络监督已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显现出独特作用,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网络监督存在选择性、情绪性以及政治和法律风险等,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必须进一步
20世纪后期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引起的流域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面临严峻挑战。陆地植被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是流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立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