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滞的斜拉梁大幅振动减振设计及共振响应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向着大跨、柔性、轻质和低阻尼的方向发展。斜拉桥以其主跨跨度大、受力性能良好、抗震性能优、施工技术成熟在大跨桥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是斜拉索具有阻尼小、柔性大等特点,易在地震、车辆、风雨等荷载作用下产生大幅振动。本文针对斜拉梁结构,通过在索、梁结合处设计内部作动器,同时基于时滞减振技术对斜拉梁进行减振,进一步就非线性共振响应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斜拉桥非线性时滞减振设计及其非线性模型建立。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了更为精细的斜拉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在索和梁耦合处设计了轴向作动器对斜拉梁进行振动控制。控制策略基于时滞减振理论,建立斜拉梁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运用Galerkin离散,得到了斜拉梁时滞反馈控制泛函微分方程。2.单输入和多输入时滞反馈控制下斜拉梁减振机理研究。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控制参数中时滞和控制增益对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多尺度法理论求解了单输入和多输入时滞反馈作用下斜拉梁的非线性主共振响应。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控制增益和时滞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多频激励作用下超/亚谐波联合共振、不同激励作用、不同反馈控制作用下的减振机制。3.研究了移动荷载和时滞反馈控制作用下的弹性梁的共振响应。基于伺服作动和时滞技术,采用多尺度法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梁的主共振和1/3亚谐共振,并对比分析了速度时滞反馈和加速度时滞反馈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
其他文献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它为人类能源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有其潜在危险。核电的放射性污染物易溶于水和土壤,可通过动植物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在这些
道路检测是车辆自主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而基于视觉的道路识别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对结构化道路的视觉道路检测识别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非结构化道路的识别仍有巨大的
飞灰含碳量是燃煤电厂运营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大小,并且关系到NOx排放水平。实现飞灰含碳量的在线测量,有助于指导调整合理的煤粉粒度和风煤
教师是大学的心脏和灵魂,也是负责滋养和激励大学的最宝贵资源。民国时期,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与当时所实行的教师管理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多方共同作用下,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经历了从移植到模仿,再到本土化创生的过程。梳理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探究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全貌,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当前教师管理制度颇具现实意义。论文以历
建筑风环境与自然通风主要探索建筑之间和建筑内外的气流运动及污染物扩散规律,其中建筑之间的互相遮挡是主要特征。本文提取其中最基本单元——两栋建筑的互相影响,对上游建筑开口的孔洞特性和建筑间的规划布局进行探讨。本文中的孔洞特性定义对象为开口面积大小与开口位置高低。采用的研究手段为风洞气流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能驱动电动机来提供行进动力的一种新型汽车,由于它的动力驱动方式不需要传统燃料的消耗,从而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是解决如今愈加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园林一般由山、水、石头、建筑、植物五大元素构成,其中园林植物,特别是园林树木,是组成园林空间特有结构和属性的主要成分。在园林空间设计中,树木的外在形态,即树形是构景的基本要素之一。树木形态是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形态的树木对景观空间氛围的营造也不尽相同;形态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对园林中树木的形态组合进行定量化研究,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树木形态组合在园林景观构成中
罗杰斯是一家美国公司,其高性能泡沫事业部是集团中三大支柱事业部之一,而其中的聚氨酯泡棉类产品则是高性能泡沫事业部中最为重要的产品线,在近十年中都贡献着高额的销售和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新负荷接入的配电网场景下,通过配电网综合评价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同时提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本文选取了西北地区某省四个典型用电用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立了其主观和客观权重值,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正交分解法对理想解法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四种典型用电用户在接入新型负荷下的评估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正交分解法的理想解法,能够准确且人性化地对配电网
氯丁橡胶因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氯丁橡胶是由氯丁二烯单体合成的,随着氯丁橡胶的需求与日俱增,提高氯丁二烯的产量也变得尤为重要。氯丁二烯的工业化生产包括乙炔法和丁二烯氯化法,这两种方法在生产氯丁二烯时都会产生副产物二氯丁烯,因此将副产物二氯丁烯转化为氯丁二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二氯丁烯转化为氯丁二烯总共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二氯丁烯异构化转变为3,4-二氯-1-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