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对比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具有不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呼吸内科,在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之中,根据制定的招募标准和住院第一天的血常规,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300/uL进行分组,将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300/uL的患者设置为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EOS高水平组,the EOS group),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300/uL的患者设置为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EOS对照组,the control group)。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总计招募32例住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其中12例为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所有被招募入组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的治疗。研究包括(1)记录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基本信息,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接受的常规检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并且分别在住院第一天和第七天留取招募入组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外周血,同时通过简易肺功能仪分别检测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住院第一天和第七天的肺功能以及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调查;(2)留取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外周血用于提取血清,之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在住院第一天以及第七天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3)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留取的外周血中分离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分别为0mol/L地塞米松干预的对照组以及10-6、10-7、10-8、10-9、10-10、10-11、10-12mol/L地塞米松干预的干预组)进行干预,然后加入TNF-α进行刺激,并在通过离心得到上清液后,将其保存在-80℃冰箱之中,待标本收集完毕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通过检测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接受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干预后IL-8的表达水平,计算得到IL-8的抑制率,并以此计算得到地塞米松的半数抑制浓度,从而确定糖皮质激素发挥50%抗炎作用时的药物浓度,反映两组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4)通过记录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出院时间,对嗜酸性粒细胞高水组与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结果:(1)比较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住院第一天血气分析检查中的PaO2和PaCO2,肺功能检查中的FEV1%pred和FEV1/FVC以及CAT的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第七天,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CAT评分,PaO2和PaCO2以及FEV1%pred和FEV1/FVC均获得改善,并且与第一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第一天的IL-8、IL-6以及TNF-α表达水平的比较中,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第七天,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的IL-8、IL-6以及TNF-α的表达水平相比住院第一天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在第七天的IL-8和IL-6与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更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接受不同浓度(0、10-6、10-7、10-8、10-9、10-10、10-11、10-12mol/L)地塞米松干预后,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在住院第一天的IL-8的抑制率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的IL-8的抑制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在住院第七天的IL-8的抑制率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在地塞米松浓度为10-8-10-6mol/L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各组IL-8的抑制率,计算各组的地塞米松半数抑制浓度(IC50-Dex),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在住院第一天的地塞米松半数抑制浓度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的地塞米松半数抑制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在第七天的地塞米松半数抑制浓度小于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的地塞米松半数抑制浓度,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对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天数的比较中显示,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住院天数短于嗜酸性粒细胞对照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住院天数,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300/uL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相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300/uL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炎症细胞因子处于更低的表达水平,糖皮质激素抵抗程度轻以及住院天数的缩短。
其他文献
教导主任是学校教师的引导者,是校级领导的后背力量,特殊学校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在开展教育的时候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教导主任一定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带领教师用爱心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