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2007年颁布的新的会计、审计准则是如何影响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的。因此本文以2007年作为一个分水岭,以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2007年前后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及新的会计、审计准则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个人审计师水平来讲,我们发现有这种倾向:2004—2006年之间,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即客户重要性对个人审计师越具重要性,盈余管理的值就越可能偏大,审计质量就越低。反之,客户重要性程度越低,其对应的盈余管理的值就越小,审计质量就越高。在2007—2009年之间,在实施了新的相关准则之后,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客户重要性程度越高其对应的盈余管理的值就越低,审计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然而在2004—2006年以及2007—2009年间,基于事务所水平上的“客户重要性”与“盈余管理”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系,除了显著性水平不同以外,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总之,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借鉴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以2004—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审计环境改进是如何影响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力图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审计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讲本文分别从事务所水平和个人审计师水平出发,分阶段地实证分析了在不同审计环境下,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从模型总体的实证结论,可以发现个人审计师更容易对其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客户采取妥协,从而降低审计质量。通过对CI~A和CI~0的对比分析,可以推知个人审计师对审计环境的改变更具敏感性。(2)通过对两阶段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审计质量会随着审计环境的改进而有所提高。毫无疑问在中国,随着外部审计环境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减少发生审计失败即审计妥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