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能有效发挥复合材料高强、轻质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相比非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CFRP片材能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减少裂缝,改善工作性能。研究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时,预应力损失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预应力损失的大小往往会直接影响加固效果。本文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FBG)监测12根钢筋混凝土加固梁CFRP板的预应力损失,并从理论分析预应力损失的组成,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锚具的形式(力卡锚具和平板锚),梁的类型(大尺寸T梁和小尺寸矩形梁)等对比研究了预应力的损失。此外,设计了加固梁的持载试验,监测加固梁在两种预应力水平、两种持载水平和碳纤维板所处不同环境(干燥和湿润)下的受力性能,探讨了加固梁的挠度变化规律,CFRP板的应变分布和混凝土的应变变化。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采用平板锚加固不同预应力水平的梁,中短期的预应力损失均在3%左右,损失集中在碳纤维板靠近张拉端端部。力卡锚具系统加固的矩形梁在加固7d后的累计损失量为6.07%~10.96%。试验结果表明,平板锚加固法因二次紧固效果,预应力损失较小,而且预应力瞬时损失与紧固螺母的紧固效果密切相关,工程实践中应设置平板锚夹紧碳板,放张前卡紧螺母。(2)监测两根不同预应力水平大尺寸T梁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90d后预应力损失均在5%以下。采用预应力损失的理论计算公式验证T梁长期预应力损失,发现TP20%的理论损失比试验值偏小,TP40%的理论损失比试验值偏大。对比分析T梁与矩形梁中短期试验的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明T梁在7d内的累计损失在5%以内,矩形梁的平均损失在8%左右。(3)设计了加固梁的持载试验,研究了持载下加固梁的挠度,CFRP板应变,混凝土应变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在不同持载水平、预应力水平作用下,以及碳纤维板干湿环境作用下有关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提高CFRP板的预应力水平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进一步减小加固梁的挠度。碳板处于湿润环境对梁的挠度影响较小。(4)通过持载试验研究,定量分析了加固梁的裂缝数量、长度和宽度,研究不同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裂缝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持载下CFRP板应变分布随时间变化规律,同时发现混凝土应变在4个月后趋于稳定。参考加固梁的徐变挠度随时间变化公式,与试验值做了对比分析,根据对比结果给出了不同预应力水平的加固梁极限徐变系数修正值。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急性中毒的诊断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诊断,更多的是依据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当患者有明显的毒物接触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时,一般可作出诊断;但当毒物接触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对于非连续块体系统的模拟,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非连续块体系统的运动特性主要受到块体间节理界面强度的影响。本文以DDA的界面强度模型作为研究重点,以
  The rapid repair of gastric mucosa is critical upon exposure to injurious agents.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 is a member of the trefoil factor family (T
会议
会议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0多公里,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为中国最壮丽、最富有文化内涵的十大风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