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载体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成为企业向市场发送信号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外界了解和投资企业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否影响企业经济绩效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众多实证研究却始终没有一致的结论。当下,中国正在推进注册制改革,未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论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都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进行全面研究,明晰二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及作用机制,这不仅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这一争议问题的进展,也能为各方的决策与行动提供更好的依据。从上述情况出发,本文将聚焦中国背景,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探究以下核心问题:(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在总体上到底是什么关系?哪些因素影响了二者关系?(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背后的动因有哪些?与经济绩效存在什么关联?(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策略与经济绩效有什么关系?作用机制是什么?首先,针对以往研究中企业社会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不明确这一问题,本文全面地检索了相关主题的中英文文献,并从中筛选出47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文献,运用元分析方法,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的总体关系、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本文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总体弱正相关,其中社会责任信息、环境信息和碳信息均与经济绩效正相关,且关系强度依次增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交互作用并具有“跨期效应”;信息披露测量方法、经济绩效衡量方式、行业来源、出版属性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次,本文从组织话语的社会建构功能出发,采用主题模型方法对2007至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全样本进行了主题抽取,通过大范围横纵向对比,运用语义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题分布特征、主题演化特征与主题倾向特征,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背后的经济动机和影响因素。本文发现:经济动机是中国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动机,其次的动机是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制度、标准与指南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较强的“框定效应”;时政时事往往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态调整的“触发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向对象存在行业内趋同,而行业间分化的情况;政治导向与公共政策则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导向。再次,基于印象管理理论的视角,本文以2009-2017年在沪深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与经济绩效的交互作用及跨期效应。本文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策略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策略使用程度提高反而带来经济绩效的降低,而“实事求是”的披露则能提升经济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具有“跨期效应”,不仅影响当期经济绩效,还会影响滞后的经济绩效;企业经济绩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有负向影响,即企业经济绩表现效差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的使用程度会增强,经济绩效表现良好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的使用程度会降低,同时这种情况在国企和民企中均存在且在国企更明显。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首先,本文基于中国情境阶段性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总体上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争议问题,并系统性的探究了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既为明确这一问题提供了更为普适的结论,也有助于系统全面的理解过以往研究中二者关系多元化的原因,并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和更丰富的经验证据;其次,本文从社会责任报告切入,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披露策略与经济绩效的互动关系,既在更为具体的层面的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也能帮助各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问题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效应,并为把握诸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此类复杂抽象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积累了大量的发展成果,但近年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的主要因素,也必然会进一步抑制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探索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和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如何在
随着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联系人的日益增加,用户的社交圈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当与不同的社交圈子进行互动时,用户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需承担相应的角色期望和行为规范。而在社交媒体的情境下,用户的社交行为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所有的社交圈子都被并置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混合的朋友圈,所以用户需要同时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在与多个社交圈子同时进行互动时,用户就必须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给用户的社交行
现阶段,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产业技术升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政府进一步强调和倡导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不能简单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视作一个抽象整体,而是要深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内部,考察不同细分模式的特点与作用机理。基于此,论文由合作紧密程度和区域双重维度出发,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明确划分为区域内交易型协同创新、跨区域交易型协同创新、区
在中国古代,历史记忆与政治文化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本文研究的便是魏晋隋唐时期“尊周尚汉”思想与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第一章围绕东晋末年出现、赵宋初年消亡的“七百之祚”问题展开,探讨“尊周”思想对这一时期兴亡观的影响。汉魏革命后,不少帝王对“传祚无穷”失去信心,他们公开承认“自古无不亡之国”,并不否认本朝国祚会有终结之日。在此背景下,他们不再奢求“传祚无穷”,而是期望本朝能有一个有限而长久的国祚,“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
α-位取代的手性内酯结构是microtermolides B,virginiae butanolides和salprzelactone等多类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合成目标。从逆合成分析不难看出,内酯化合物羰基α-位的直接不对称官能化是合成手性α-取代内酯的理想方法。然而,内酯羰基的α-位质子酸性较低,导致其在温和条件下难以烯醇化;此外,内酯在亲核反应条件下存在开环的可能
Mn4+离子掺杂的红色氟化物荧光粉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其在467 nm处的蓝光区域具有的宽吸收能与Ga N芯片的蓝光波长相匹配,而且Mn4+离子在红光区域630 nm左右具有的尖锐红光发射峰能够提高白光LED显色性能,得到高显色指数的暖白光。但是,对于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的Mn4+离子掺杂氟化物发光材料,其基质晶体结构大多是对称性比较高的,对于低对称性的复合氟化物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在室温条件
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转换装置受到广泛关注,其阴极反应(氧气还原反应)需要高活性的催化剂来改善反应动力学。虽然Pt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其抗毒性和耐久性有待提高,且Pt在成本上没有竞争力。因此,在降低Pt催化剂成本的同时提升其催化性能、抗毒性、稳定性就尤为重要。鉴于此,本论文利用Mo元素与贵金属(Pt、Pd)形成合金,一方面降低Pt的利用率进而降低催化剂成本;另一方面,利用Mo元素调整贵金属的电子
细胞膜将细胞内空间和细胞外环境相分隔。由于亲水代谢物和疏水细胞膜的结构不相容,离子或分子无法通过细胞膜进行扩散,离子通道可以作为一种载体来促进它们的跨膜运输行为。离子通道是一种由蛋白质形成的小孔,可以根据外界刺激如p H、离子强度、含水量因素等调节离子从细胞膜一侧流向另一侧。人工纳米孔/纳米孔道是生物离子通道的一种仿生产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控的化学性质,从而可实现更广阔的应用研究。人工纳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消息传播和意见交互从现实世界迁移到虚拟空间中,个体通过社交媒体以点对点的方式传递消息、意见,由此推动了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相关研究的深度融合。由于社交媒体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参与者的广泛性、传播渠道的复杂性,所以社交媒体上消息传播和意见演化过程中易呈现出突发性、裂变性及复杂性等特点。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学者专家们面对社交媒体上海量的数据信息,科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