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主轴作为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工作状态、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床整机的性能。作为精密的机电液复杂系统,其性能很难直接通过经验准确评估。如果在预研阶段准确地建立电主轴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以大致掌握其性能指标,从而大幅缩短其设计和研制周期。本文对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优化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转子动力学、摩擦学为理论支撑,将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分为三部分:角接触球轴承建模、刀柄-主轴结合部建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主轴作为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工作状态、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床整机的性能。作为精密的机电液复杂系统,其性能很难直接通过经验准确评估。如果在预研阶段准确地建立电主轴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以大致掌握其性能指标,从而大幅缩短其设计和研制周期。本文对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优化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转子动力学、摩擦学为理论支撑,将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分为三部分:角接触球轴承建模、刀柄-主轴结合部建模和主轴系统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了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的主轴结合部参数修正方法,并建立了基于修正参数的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考虑预紧力的电主轴轴承滚动体的协调方程组,同时综合考虑预紧力、轴承转速的影响,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轴承转速和轴承刚度、滚动体载荷间的关系。简化了电主轴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Timoshenko梁单元理论建立了电主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建立了刀柄-主轴结合部模型,结合角接触球轴承模型建立了完整的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结合部参数对主轴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测试电主轴系统的加速度-力频率响应函数和固有频率,并将固有频率作为优化目标,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作为输入参数,通过对主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固有频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后的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频率响应函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对主轴系统的模型进行优化后,分别考虑了不同部件的动平衡等级对于主轴端部响应的影响;同时,为了分析主轴系统在工作时的性能,采集了主轴在相同转速、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多段加工信号,并将其作为输入载荷加载到主轴系统模型上,计算出了主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端部响应,并分析了输入载荷和端部响应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2017年“戏精”一词的出现与走红,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类词缀“精”的派生词“X精”开始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被人们频繁使用。在中国生活的留学生迫切地希望融入汉语社团,对于此类流行词语的掌握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中也应该增加相关内容。目前对“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戏精”、“杠精”、“柠檬精”进行历史语义溯源、词法分析、流行原因分析。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是对“X精”类词语进行集中分析,探
随着先进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加工方法已难以高效加工这些材料。特种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材料的生产制造中,磨料水射流加工是特种加工技术的一种,其加工时在加工区域不会产生热量,没有热变形,是唯一一种冷加工技术,具有能够加工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陶瓷、橡胶等几乎所有材料、材料去除率高、加工后表面完整性好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也存在着一
近年来,移动机器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路径规划作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实现机器人自主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方向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深度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决策类问题上有着的出色表现,可以很好地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本文将深度强化学习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相结合,并围绕路径规划这一核心问题,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与地图构建方面开展了一定的研
基于MEMS传感技术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一直是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科技社会对传感器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和灵敏度的要求快速提升,如何开发高性能的传感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尺寸小、易于集成和携带方便等优点。但是,现有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单一,灵敏度、精度等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基于耦合倍频机制,提出了一种压力感测阵列,可提高压
生物途径(Pathway)是指细胞中分子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导致某些细胞或细胞中的某种产物发生变化。生物途径中相对常见的三种类型有参与新陈代谢、基因表达的调节和信号的传递。生物途径在器官、细胞和基因等不同层面上都发挥重要作用,以保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因此生物途径的研究一直以来是科学界关注的重点,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这些海量论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信息,特别是论文中的Pathway图示给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从海量科技文献中快速检索论文,准确提取领域知识并帮助学者发现新的研究任务和方法,成为学术社区的很大挑战。学术知识图谱将学术社区的异质信息整合成结构化知识网络,将真实语义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实体关联起来,能够帮助检索论文。一篇文献通常会针对特定的领域任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的学术知识图谱重点关注文献的作者、领域和关键词等结构信息,很少挖掘蕴含在文献摘要中的任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基石的现代制造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加工中心因拥有多工序自动加工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换刀系统是加工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件,但由于其可靠性低、故障频发给机床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故准确地判断自动换刀系统的健康状态并对其进行恰当的维修显得尤为重要。若等待故障发生,进行事后维修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若提前维修,则会出现维修过剩,造成产能浪费。因此,如何
由固体颗粒冲击引起的冲蚀磨损,会明显造成零部件的材料损失并降低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航空领域在恶劣工况下执行特殊任务的直升机展开其桨叶冲蚀磨损的研究。在典型的沙尘工况下,直升机的主旋翼桨叶受到大量沙尘颗粒的冲击,引起的桨叶损伤明显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因此,深入研究直升机桨叶受沙尘颗粒冲蚀的机理和冲蚀区域,优选桨叶材料,增加桨叶的抗冲蚀能力对直升机自身飞行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
串联型工业机器人具有高柔度性、自动化程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制造大尺寸、复杂形状构件时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但该类工业机器人的低刚度特性常影响其精度和动态性能,进而引起加工不稳定等问题。如在机器人铣削加工中,因机器人自身刚度不足和刚度动态变化的综合作用,铣削力会引起机器人末端铣刀不断偏离预定轨迹,从而导致铣削过程中的瞬时切削厚度发生变化,使工业机器人产生
齿形链传动作为发动机正时系统配气机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因其具备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发动机领域。本文是在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研发项目“乘用车混合动力用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关键技术研究(No.20200401136GX)”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齿形链的变异机理及其关键设计技术(No.51775222)”的共同支持下完成的。本文对正时齿形链系统进行了参数设计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