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控侵蚀为目标的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库伦旗巴尔敦沟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图件和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GIS)系统,建立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景观生态分析,提出多种景观指数指标,结果表明小流域内景观类型较少,没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景观类型,斑块分布较均匀,景观破碎度较高。小流域内地形极为复杂,地形、土壤理化性状、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1)小流域总势为北高南低,区域内沟系发育较好,沟道纵横,呈树状发展,土地利用类型呈现“不集中,不连片”的格局。(2)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状况最好,林地稍差,林牧居中,其次为牧草地,最差为农林复合;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耕地>牧草地>林牧复合>林地>农林复合。综合而言,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最好,农林复合最差。(3)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土壤侵蚀程度不大,草地和部分林地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实地调查资料,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巴尔敦沟小流域土地资源利用进行评价,评价选取坡度、地貌部位、土壤有机质等10个评价因子,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计算综合分值,以分级法将耕地分为四个等级,林地分为三个等级,草地分为二个等级。根据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利用线性规划法对巴尔敦沟小流域进行土地利用优化,在经过变量设置、条件约束和分析目标函数后得出该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最优模式,优化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总体减少7.91%,但耕地质量有所提高;林地面积变化明显,整体增加14.16%;草地面积整体减少6.38%;水域面积略有减少,其他用地面积增加0.32%。该结果符合生态安全、因地制宜和防控侵蚀的原则,达到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农业在古罗马人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古罗马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图是古罗马第一位农学家,他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撰写了《农业志》一
<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积累性损伤引起的急慢性肌筋膜腰痛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近3年来,笔者应用针刀医学理论,采用旋转环切法小针刀治疗该病,取得较好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既融合了COSO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又具有中国的特色。COSO在ERM框架报告中指出,
由于在过去20多年里,人类超负荷的利用森林资源,致使全球森林面积大大下降。为此,作为天然林的补充,人工林在全球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经达到5300多万hm2,占世
本文以广西马安庄为个案,从农民经济合作的角度,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组织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马安庄网箱养鱼协会运行的机制和背后的传统进行描述和分析。力图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40例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孔
<正> 达川分行地处四川省经济欠发达的盆周山区,下辖3个支行、4个分理处和38个储蓄所柜,有职工260名。该行按照"四重"战略的要求,深入结合本地实际,自1995年开始,五年来不断
针对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内高速蒸汽射流凝结现象,在蒸汽质量流率为200-600kg&#183;m^-2&#183;s^-1、入口过冷水质量流率为4-18t&#183;m^-2&#183;s^-1、入口过冷水温度
隧道地表沉降是围岩稳定性判断的重要依据,也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环节。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相对于非偏压隧道更为复杂,也更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