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11R穿膜肽-P53融合蛋白基因的溶瘤腺病毒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相应的人们在癌症的治疗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对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并没有起到治愈或减轻病情的作用。所以在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的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最有希望克制癌症的方法,人们对基因治疗也寄予厚望。在众多的基因治疗方法中,肿瘤特异性复制的腺病毒载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溶瘤腺病毒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治疗研究中,其可利用肿瘤与正常组织细胞间代谢途径及组织结构的差异,只在肿瘤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到达一定的增殖水平后最终裂解癌细胞,于此同时可以使抗肿瘤的外源基因表达时间增长。以增殖型腺病毒作为生物治疗肿瘤的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其体积较小、弥散能力强、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使携带的治疗基因也大量扩增等特点。而P53作为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也是目前研究的最深入最广泛的抑癌基因,基本作用是在G1期检查DNA损伤点,监视基因组的完整性。当存在损伤时,阻止DNA的复制,从而为DNA修复提供更多的时间;如果修复失败则引发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当P53基因发生一定的基因突变时则无法控制细胞的增殖,从而使细胞发生癌变。事实上P53很容易由于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突变主要在高度保守区内,现在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有一半以上会发生P53基因的突变。除此之外,P53基因与miRNA、人类的新陈代谢、体细胞的重编程等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本实验中选用P53基因做为溶瘤腺病毒所携带的治疗基因来进行肿瘤治疗的研究,并通过人工合成的细胞穿膜肽11R来增强其效果。综上所述,我们结合了溶瘤腺病毒,治疗基因P53及穿膜肽11R构建载体完成表达载体SG7605-11R-P53。然后在293细胞内进行病毒包装得到增殖型腺病毒。在不同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观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以及病毒在肿瘤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及对细胞的杀伤能力。为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载体构建及鉴定,接下来的病毒的体外实验结果来看,我们成功的构建了SG7605-11R-P53,,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病毒在不同细胞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对照病毒为SG7605-P53及Ad-p53,结果显示其表达的蛋白为正确条带,且Ad-p53表达量很低,随后洗去P53的抗体,加入β-Actin的一抗和二抗,检测其表达β-Actin的情况。其次,在MTT实验中,在对照病毒的比较下,SG7605-11R-P53都能更好的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其他文献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 reliable foundation to obtain rich information on terrain features, but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falling behind. There is no
目的瞬时受体电子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是新近发现的与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的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之一,主要表达在肾脏足细胞。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本研究
会议
据统计,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有超过80%的时间处在住宅、办公室、商场等室内空间。了解和掌握人群的室内行为模式有助于公共灾害防护、公共设施优化以及室内个性化推荐服务等。近年来,随着室内定位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采集到的室内移动对象的定位数据和轨迹信息更加精确,为分析室内个体及群体的空间分布、行为模式及偏好信息奠定了数据基础。同时也让基于室内位置的人类行为模式挖掘与应用成为当前GIS研究的热点
学位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不需要预先的致敏便能杀伤发生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