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高铁酸钾与氯联合消毒工艺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毒技术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厂生产中常用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但是随着水源水质恶化,水中有机物种类增多,水中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增强,在化学消毒剂剂量不变情况下,传统消毒工艺效果下降显著。传统的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消毒方式面临严峻挑战。紫外线消毒和高铁酸钾消毒作为绿色、高效、环保的新型消毒工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浙江省某水厂砂滤滤后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砂滤滤后水经紫外线照射和高铁酸钾处理后加氯,不同工况下水样中余氯衰减变化和三卤甲烷生成量情况。并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单独氯消毒、高铁酸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后水样中微生物群落微观变化进行研究,将三种消毒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初始余氯浓度相同时,在实验范围内,紫外线剂量对余氯衰减过程具有显著地影响,总体呈现紫外线照射剂量越高,余氯衰减速率越快。在相同紫外线照射剂量下,紫外线强度越大,余氯衰减速率越慢。在相同的初始余氯浓度下,高铁酸钾浓度越高,余氯的衰减速率越快。在相同初始余氯浓度下,随着紫外照射剂量的增加,水中三卤甲烷生成量都是增加的。在相同紫外剂量下,紫外强度越低,生成的三卤甲烷浓度越高。紫外线照射后的水样,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TOC值下降;水样的紫外吸光度是减小的。对于经高铁酸钾处理后的砂滤滤后水加氯,随着高铁酸钾浓度增大,相同初始余氯浓度下,三卤甲烷的生成量下降。经高铁酸钾处理后水样TOC值减小,但是水样的紫外吸光度是不断增大的,其中UV254值增加0.04cm-1。水样消毒处理后,水中的优势物种数量明显减少,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复杂性下降,微生物风险减小。相比于砂滤滤后水单独加氯消毒,紫外线照射砂滤滤后水后加氯,会导致水中余氯衰减加快和三卤甲烷生成量的增加,但是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方面,紫外线照射后水样变化最明显,展现出最好的消毒效果,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次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需采用桩基础。在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沉降计算或沉降控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
在综述大量国内外关于配筋砌块剪力墙的研究文献及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以大型通用软件ANSYS为工具,建立了芯柱—构造柱复合配筋砌块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包括有限单元的选
近年来,系杆拱桥以其结构新颖、受力明确、外形美观而迅速兴起成为我国城市桥梁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形式。然而,全球高烈度地震频发,严重破坏了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危害了人
近年来,在深厚软土地区,随着中、高层建筑及沿海大型油罐、大跨度桥梁的大规模建设,超长钻孔灌注桩因其具有较高单桩承载力、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物的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抵抗
伴随着隧道“新奥法”施工方法的问世和现代支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锚杆混凝土支护结构已经在矿山、隧道及地下工程、基坑支护、边坡支护等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了
软土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广泛分布,随着世界各国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产业的发展,各种近海建构筑物如堤坝与港口工程、海上风机桩基基础、海上油气开采平台、海底管道、锚泊系统
超磁致伸缩材料(简写GMM)是一种在磁场作用下可以产生较大变形和出力,而在霉磁场下又可以恢复变形的新型功能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声能,相反地也可以将机械
圆钢管作为一种主要杆件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网壳等空间结构中。与其他截面形式相比,圆钢管的优势尤为突出:它的材料利用合理、刚度大、抗扭性能好且便于施工。随着网壳结构在我
张拉整体结构以其连续拉间断压的特性很好的反应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越来越受到结构设计师的关注与青睐。在张拉整体结构上安装作动器、传感器构造一种智能张拉整体结构,使
本文基于Biot理论,考虑惯性、粘滞和机械耦合作用,系统研究了上表面作用任意竖向荷载、给定任意孔隙流体压力,下表面给定任意固体骨架位移和相对位移这一类非齐次边界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