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中药活性成分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盐酸川芎嗪的电化学行为及相关药物制剂的检测 川芎嗪(2,3,5,6-四甲基吡嗪)是中药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Umbelliferae)]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通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盐酸川芎嗪(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简称LZC)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常用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治疗。此外,由于其具有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被称作中药的钙通道阻滞剂。本研究先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盐酸川芎嗪的直接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而后采用灵敏的方波伏安法(SWV)对其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1.0×10-6M~1.0×10-4M,1.0×10-4M~5.0×10-4M,以及6.5×10-4 M~1.6×10-3 M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约为8.0×10-8M。将该方法应用于盐酸川芎嗪注射剂中的LZC检测,灵敏,稳定,重现性好,经统计学的方法验证,并与HPLC方法相对照,在三段线性范围内,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第二章:士的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马钱子提取液中的测定 作者研究了士的宁(Strychnine)在热解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讨论。同时,作者考察了扫速、浓度、缓冲液的pH值、富集时间等对测定士的宁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非常灵敏的应用循环伏安法检测士的宁的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10-6 M~1.1×10-4M,最低检测限(LOD)为1×10-8M。此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确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3%。应用该方法对马钱子粗提液中的士的宁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HPLC法相对照,结果一致。本实验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因此在医学检测和临床诊断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基于热解石墨电极和血红蛋白/吐温20修饰电极的山柰酚检测。 山柰酚(kaempferol),是一种常见的黄酮类。本文采用了循环伏安技术对其在热解石墨电极和血红蛋白/吐温20修饰的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血红蛋白/吐温20修饰的电极可用来进行山柰酚检测,线性范围为4×10-7M~4×10-5M,最低检测限为1×10-7M。十次独立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此检测方法灵敏、稳定、重复性好,且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对生物学应用和临床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电化学性质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电化学性质,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EGCG的方法。同时,作者采用电化学技术,辅以紫外光谱法,发现EGCG可以插入DNA链形成没有电化学活性的复合物,导致EGCG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同时,应用电化学方法对DNA—Cu(Ⅱ).EGCG体系的研究表明,在Cu(Ⅱ)存在的条件下,EGCG可以与DNA相互作用造成DNA损伤,表现为DNA链上的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氧化峰增大,以及DNA 260 nm处紫外吸收峰的增大。此外,研究发现EGCG对dsDNA和ssDNA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具有电活性的检测DNA杂交的指示剂。
其他文献
尽管眼用制剂的研究很活跃,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眼部给药传递的研究步伐却较慢。仅有小部分被临床实践接受。虽然如此,一些新的眼部药物传递系统已经引入该领域。这些系统包括:预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由于相对HVDC系统其具有可以同时且相互独立地控制
植物抗病性是遗传学、育种学、植物病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已在形态结构、染色体、同工酶等水平上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更多完整基因组测序工作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通常,采用单一的光伏发电难以实现稳定、高效益的电力输出,而将光伏发电与其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作为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是引起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
六氟化硫气体(SF6)由于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在长期运行过程中,GIS内部绝缘缺陷处会发生局部放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代表近些年来高速发展,光伏发电存在着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这三类独有的特性,导致了光伏出力不能准确被准确获悉,导致了光伏接入会给传统电网造成影响。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预测和最大接入这两个研究热点分别研究。本文研究了某光伏发电系统在典型日类型下的出力曲线并分析其出力特性,将光伏发电系统所处环境的天气类型分为五种日类型,提出了应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分日类型来预测光伏发电系统
植物抗病基因(R gene)研究是植物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十多年来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抗病基因的分类,抗病基因的
在工业领域,高压脉冲电源作为一种无法复制的创新设备获得了发展动力。在食品杀菌、表面处理、金属成型和装配、卫生保健和能源输送系统等领域,高压脉冲电源正迅速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技术。最近几年高功率变换器的应用发展迅速。因此,系统电压和电力半导体设备的额定电压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明显。虽然最大电压应力的双极型晶体管耐压值达到6500V,它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电压要求的电源变换器,此时可以采用功率开关器件串联的
第一部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致脑梗塞大鼠炎症反应及凋亡时程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炎症反应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并参与和促进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