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稀疏编码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神经系统对信息的编码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功能集群协同电活动完成的,有效表达神经元集群编码是神经科学的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发展神经元集群稀疏编码的理论与算法,通过稀疏空间的变换有效表达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本论文基于神经元发放的稀疏编码机制,提出和实现了两类不同表达方式的神经元集群稀疏编码:(1)神经元集群频率稀疏编码;(2)神经元集群熵稀疏编码。期望为探索工作记忆的神经元集群编码机制提供神经编码计算的支持。研究方法:1.实验数据本论文所用的实验数据由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提供。在SD大鼠前额叶皮层植入16通道微电极阵列。应用在体多通道数据记录技术,获取3只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过程中前额叶皮层50次训练中的16通道数据。原始数据经高通滤波(>500Hz)、阈值检测和锋电位分类得到神经元群体动作电位的50个时空序列。选取足以表征工作记忆全过程的7s数据作为研究对象。2.神经元集群稀疏编码(1)离散“点电位”的连续化:因为稀疏空间变换适用于连续信号,而神经元群体中每一个神经元发放的动作电位序列是离散的“点电位”,因此本论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将离散神经元集群的“点电位”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转换为连续信号。①神经元集群频率稀疏编码基于在选定窗口中神经元发放个数(频率),量化该窗口中“点电位”。选取生理窗口窗宽200ms、窗口移动步长为50ms,从初始点开始,逐个计算每个窗口中的各个神经元的发放频率;将整个时间过程的每个神经元发放频率归一化。②神经元集群熵稀疏编码基于在选定窗口中神经元发放序列的信息熵,量化该窗口中的“点电位”。用窗宽为200ms,步长为50ms的移动窗口,获取每个窗口内每个神经元发放序列的信息熵,在全时间段对各个神经元发放熵值进行归一化。(2)神经元动作电位矩阵的非负稀疏编码算法:通过试算,设置稀疏分解时源分量的个数;在非负限制条件下,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将神经元动作电位矩阵分解为超完备的权重矩阵和稀疏的源分量矩阵。(3)特征稀疏分量的选取:计算神经元集群出现的时间段,选取源稀疏分量系数在该时间段内明显增加的分量作为特征分量。(4)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稀疏重构:对稀疏源特征分量进行稀疏逆变换,在原坐标中获取重建的神经元群体发放的动态时空分布。研究结果:本论文研究了3只大鼠在50次工作记忆事件中,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稀疏编码,神经元集群对应的神经元编号、集群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1.神经元集群频率稀疏编码(1)第1号大鼠①频率稀疏编码:9,10,11(剔除2个神经元),(0.8480±0.2897)s。②频率编码:9,10,11(剔除6个神经元),(2.9780±1.0031)s。频率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频率编码中集群持续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2)第2号大鼠①频率稀疏编码:第1天,7,8(剔除1个神经元),(0.9540±0.3736)s。第2天,7,8,9(剔除2个神经元),(1.2180±0.5966)s。②频率编码:第1天,7,8,9(剔除3个神经元),(2.7210±1.1983)s;第2天,7,8,9,10(剔除2个神经元),(3.4380±0.7899)s。频率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频率编码中集群持续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1<0.01;p2<0.01)。(3)第3号大鼠①频率稀疏编码:第1天,13,14,15(剔除3个神经元),(1.1890±0.4418)s;第2天,5,6,7(剔除3个神经元),(1.1700±0.3348)s。②频率编码:13,14,15,17(剔除8个神经元),(2.7560±1.1124)s;第2天,5,6,7,8(剔除10个神经元),(3.2150±0.8827)s。频率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频率编码中集群持续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1<0.01;p2<0.01)。2.神经元集群熵稀疏编码(1)第1号大鼠①熵稀疏编码:9,10,11(剔除2个神经元),(0.8478±0.2896)s。②熵编码:9,10,11(剔除5个神经元),(2.9781±1.0031)s。熵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熵编码中集群持续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2)第2号大鼠①熵稀疏编码:第1天,7,8(剔除2个神经元),(0.9541±0.3736)s;第2天,7,8,9(剔除2个神经元),(1.2179±0.5965)s。②熵编码:第1天,7,8,9(剔除3个神经元),(2.7209±1.1982)s;第2天,7,8,9,10(剔除2个神经元),(3.4380±0.7899)s。熵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熵编码中集群持续的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1<0.01;p2<0.01)。(3)第3号大鼠①熵稀疏编码:第1天,13,14,15(剔除2个神经元),(1.1890±0.4418)s;第2天,5,6,7(剔除3个神经元),(1.1701±0.3348)s。②熵编码:13,14,15,17(剔除11个神经元),(2.7558±1.1125)s;第2天,5,6,7,8(剔除8个神经元),(3.2151±0.8828)s。熵稀疏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熵编码中神经元集群持续的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1<0.01;p2<0.01)。结论:(1)神经元集群频率稀疏编码表达了稀疏发放模式的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与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相比,更有效表达了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稀疏编码。(2)神经元集群熵稀疏编码中的神经元集群时空信息更加明显,比神经元集群熵编码,更能有效表达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稀疏编码。(3)神经元集群频率稀疏编码与神经元集群熵稀疏编码从神经元发放强度、发放概率这两个不同角度有效地表达了神经元集群编码模式。
其他文献
学位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产品品质高、粒径可控等优点,是纳米颗粒材料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制备技术之一。考虑到实验周期长、成本高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目前基于CCM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缺乏料浆专用匀浆装备,导致制浆过程中存在着分散时间长、分散效果不稳定不理想、发热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研发联合高剪切技术和超声分散的专用高效分散装备,使料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混合分散效果。本文首先研究燃料电池料浆基本分散机理,对定转子高剪切搅拌器的高剪切分散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研究了定转子高剪切分散搅拌器的宏观流动场特征,为认识
针对目前天然气用旋风分离器压降高能耗大的特点,利用称重和Welas在线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排气芯管结构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分级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改进
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支架的结构能够影响细胞的黏附,增殖,细胞形态,分化等等。然而,理想的3D生物相容性支架的构建仍然在科学研究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将生物质转化成小分子合成气的生物质利用技术。由于生物质的高挥发分,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可冷凝的有机物(即焦油)。焦油的生成降低了气化效率,而且
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将无痛无创且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磁刺激与针灸穴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临床
随着神经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对于神经元放电模式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生理病理意义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神经元放电信号的表现形式却千差万别,不同的实验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
燃煤电厂是重金属汞污染的丰要排放源之一,其排放控制问题正受到日益关注。利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进行协同控制是实现汞排放控制的一种经济可行的途径。本文选取燃煤飞灰进
蒸汽喷射泵是一种将低压蒸汽转化为高压蒸汽,也能实现抽真空目的的装置。传统单喷嘴蒸汽喷射泵的操作工况在偏离设计值时,喷射性能会严重恶化。而多喷嘴蒸汽喷射泵由于对工作蒸汽的分流作用,变工况操作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稳定运行。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发挥其优势。鉴于传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无法对其内部流场做出准确的描述和测定,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STAR-CCM+软件平台,主要以三喷嘴蒸汽喷射泵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