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焚烧因其减容量大,占地少,热能可资源回收,因此是一种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目前已成为大中城市主流的垃圾处理技术。但该技术产生焚烧飞灰,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飞灰处理方法中,固化/稳定化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处理方法。本文在对某垃圾焚烧厂飞灰进行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泥-磷酸、水泥-螯合剂复合稳定化方法对焚烧飞灰进行了稳定化处理试验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所用飞灰样品粒径均较小,且大部分粒径小于38μm;飞灰颗粒体积相对较小,表面粗糙,为疏松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较大,颗粒形态不规则;焚烧飞灰的主要元素组成为Ca、Cl、K、S、Si、Fe,物相组成主要为KCl、NaCl、CaClOH、CaSO4、CaCO3、Ca(OH)2;取灰季节的不同、焚烧条件的不同会导致晶体相的组成有一定差别,但其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且与主要元素组成结果吻合。2、不同季节的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规律较为相似,各重金属含量顺序为Zn>Pb>Cu>Cd>Cr>Hg>Ni;Cd、Pb、Zn、Cu随飞灰粒径的减小其含量逐渐增加,且主要富集于小粒径飞灰中;Cr、Hg、Ni其含量随飞灰粒径变化的规律不明显。根据重金属形态分析,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Cu、Pb可还原态含量较高;不同粒径飞灰中Cd、Pb均以可还原态为主,Cu的还原态、残渣态含量则随着粒径的较小而减小,可氧化态则呈升高趋势,Ni的主要形态为残渣态,且主要集中于较大的颗粒。3、在水泥-磷酸稳定化处理过程中,磷酸投加量为1.5%时,对重金属Cd、Zn、Pb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其中对Pb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且Cu、Pb的存在形态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4、水泥-螯合剂稳定化处理对Cu、Cd、Zn、Pb、Ni五种重金属均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且各重金属的存在形式均向稳定态转化,对Cu、Cd、Pb的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