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2号线站东广场站基坑监测及位移反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明挖地铁车站的施工来说,深基坑往往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基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施工监测对确保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成都地铁2号线站东广场站的东、西侧基坑,具有地质条件较差(含膨胀土),开挖深度大(23m),支护形式较为复杂(排桩+4道钢管支撑)的特点,施工监测显得尤其重要。作者对成都地铁二号线站东广场站的深基坑进行了施工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索了由基坑支护排桩的桩身水平位移实测数据反演桩身弯矩的计算方法,并得到以下结论:(1)该基坑的各主要监测结果均未超过监测报警值,故基坑是安全的。(2)在基坑开挖的开始阶段,由于经常未能及时安装第一道支撑,使得桩体处于无支撑的悬臂状态,桩身水平位移一般呈桩顶大、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形状。随着基坑的开挖,桩身的水平位移曲线呈“弓形”,即最大位移一般出现在基坑中部,坑底以下列明显的反弯点。支护桩的最大钢筋应力约为设计强度的53%,偏于保守。(3)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说明本论文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4)随着基坑的开挖深度增加,桩身弯矩也在逐渐增大,且最大弯矩出现的位置也逐渐下移,拆除第4道支撑是基坑开挖施工的最不利工况。通常在各道内支撑作用位置处,桩的弯矩曲线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支撑对减小桩身弯矩有显著作用。(5)由桩身水平位移量测结果反演得到的桩身弯矩的分布形式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最大值也较为接近,初步验证了本文反演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耐疲劳、塑性和韧性较好、自重轻等优点,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少结构自重。作为一种组合结构构件,它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是以水泥或水泥加填料为基本粘结料,或者再加上小粒径细骨料作为基体,再加入体积掺量不大于2%~4%的纤维做增强材
在我国砖混结构是最常用的建筑结构。而粘土砖是我国传统墙体材料,由于其热性能差,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并排放大量有害气体,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增加了环保的工作量。一些城市已
管道结构在石油,电力,化工行业以及在城市供水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境腐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给管道的运输
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是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形的构件形式.它充分避免了传统矩形柱在室内突出的缺陷,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长结构,收缩变形引起的混凝土裂缝是超长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研究混凝土收缩机理的基础上,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其构件是将两层钢管同心放置,并在两层钢管之间浇注混凝土而形成。该类构件
钢管煤矸石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结构体系,其不仅具有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耐火性能好等优点,而且自重轻,能够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面积,提高结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增多以及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愈来愈大,基础埋深越来越深。城市建筑物的密集以及基础埋置深度的加深增大了基坑支护的难度,基坑支护技术是
目前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指导理念,旨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长期进行粗放式经营的能源消耗大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