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发展迅速,种植修复的适应证不断扩大,骨量不足成为了种植修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引导骨再生术是针对骨量不足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利用屏障膜在骨缺损区形成封闭区域,阻挡生长较快的成纤维细胞进入缺损区,使生长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在缺损区内增殖、分化及矿化,从而达到骨组织再生的目的。其中屏障膜的应用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学者们总结了理想屏障膜应该具备的特性,包括空间维持性、生物相容性、细胞屏障力、易操作性、组织整合性及生物活性。但理想的屏障膜并不存在,发展至今,屏障膜经历了不可吸收性膜到可吸收性膜的转变,不可吸收性膜存在膜暴露风险大,需二次手术取出等缺陷,可吸收性膜的降解吸收特性则弥补了这些缺陷,其中性能优异的胶原膜成为如今应用最为普遍,研究最为广泛的屏障膜。然而,成品胶原膜的品牌及来源种类多种多样,给临床医生的选择带来了困扰。为此,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种成品胶原膜进行研究,针对胶原膜的屏障作用及生物活性方面进行评估对比,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对比4种胶原膜的理化性能。通过拉伸试验检测四种胶原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杨氏模量评估其力学性能,通过水接触角测试仪检测其亲水性能,通过扫描电镜检测其微观形貌,通过体外模拟胶原膜降解过程计算其降解失重率评估其降解速率。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方面Lyoplant膜表现较佳,在亲水性方面Bio-Gide表现出色,在微观形貌方面吉特瑞膜表现较好,在降解速率方面Bio-Gide膜最为突出。实验二:对比4种胶原膜降解产物的成骨活性。将4种胶原膜在体外进行降解后制备降解产物,通过BCA蛋白浓度测定检测降解产物总蛋白含量,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检测降解产物的成分,通过CCK-8实验检测降解产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ALP活性检测及成骨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评估降解产物对MC3T3-E1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海奥膜降解产物的总蛋白含量最高,四种胶原膜降解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存在差异,海奥膜的降解产物在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及分化方面表现最佳。以上实验结果表明,4种胶原膜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异性能,Lyoplant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Bio-Gide膜具有极高的亲水性与较慢的降解速率,吉特瑞膜具有出色的微观结构,海奥膜具有极佳的生物活性,这与复杂的临床需求相适应,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针对力学性能稍差的膜,可给予额外的支撑如骨移植材料、膜钉及缝线固位以弥补其力学强度;针对需屏障膜提供较多支撑的临床病例,如同时进行垂直水平骨增量等,可选择力学性能优越的lyoplant膜;针对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创口张力较大、存在膜暴露等风险病例,可选择酶抗性较强的Bio-Gide膜;针对更为复杂的临床需求时,也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双层膜植入法,在创缘侧与缺损侧放置不同的胶原膜,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同胶原膜的优势,比如可在创缘侧放置力学性能优越的Lyoplant膜或酶抗性佳的Bio-Gide膜或微观形貌佳利于成纤维细胞的粘附与增殖的吉特瑞膜,在缺损侧放置生物活性突出的海奥膜以利用其在降解吸收过程中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