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创作的民间文学特点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一位民间作家,他把文学触角伸向民间,努力从民间寻找创作的灵感,开拓出不一样的文学天地。本文通过对沈从文作品的全面研究,探索其作品的民间文学特点,并通过这些特点,看民间文学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进而深入探讨民间文学对新文学建设所起的作用。文章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引言。主要介绍沈从文的研究现状和本选题的意义。沈从文以“乡下人”自称,从民间文学的视角研究沈从文的文章并不少见,但这些文章多数将沈从文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沈从文作品中所体现的民间立场与民间文化特征,并没有深入地挖掘。而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沈从文小说、诗歌、戏剧创作中民间文学特点的分析,探寻民间文学对新文学建设的意义。第一章,论述沈从文接受的民间文学影响。沈从文是来自民间的作家,影响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更好地利用民间资源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圣经·雅歌》的影响。沈从文不只是单纯地引用《圣经·雅歌》的某些诗句,而且在创作中受到《圣经·雅歌》创作方法的影响。第二,湘西民间文化的影响。位于湖南边陲的湘西小镇,风光灵秀,文化灿烂,沈从文的创作,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亦或是戏剧都可以找到湘西民间文化的影子。第三,周作人民间文学理论的影响。周作人的民间文学理论对沈从文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论述沈从文创作的民间文学特点。沈从文善于从民间汲取文学的养分,使其创作呈现出民间文学的特点。本章从小说、诗歌、戏剧三方面展开。首先,故事化的小说。沈从文努力从民间文学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使其小说呈现出特有的故事化倾向。其次,歌谣化的诗歌。沈从文的诗歌具有民歌的性质,从歌谣性、自然化、歌唱性、方言化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民歌性质。最后,幽默化的民间小戏。沈从文的戏剧具有更突出的民间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戏剧语言的把握,对戏剧冲突的设置以及对民间戏剧形式的借鉴。结语。通过对沈从文创作的民间文学特点地深入分析,探究民间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视角、创作语言方面对新文学建设的意义。
其他文献
硝基苯在不同的还原剂及不同的介质中可以被还原成亚硝基苯、苯胲、偶氮苯、氧化偶氮苯、氢化偶氮苯等不同产物.这一性质深刻揭示了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除了与本身的性质有关之
民间传说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物和社会习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社会中,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表达民众的审美倾向。近年来,随着
唐代都城长安及周边有大小皇家宫苑数座,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文人墨客的传世诗作五百余首。宫殿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而文学作品留住了宫殿最辉煌的样貌,让后
大量的测评练习是基础教育中开展学习测评的一种常态化评价活动,学习者由此产生的各类测评数据为分析其知识掌握水平和目标达成情况提供了数据基础。首先,对个性化评价以及教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大力促进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要工作。各国政府都把公民科学素质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普及科学技术常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作为向公
《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内容博大,思想丰富而深邃,而司马迁巧妙地将“尚贤”思想赋予到《史记》中各色人物的身上,反过来又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彰
【目的】分离鉴定绵羊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 gamma,RARG)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其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年龄和体况相
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国内已经推出,但是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一种复杂的衍生品,CDS具有权益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流通性等"证券"特征;CDS坚持合同自由原则,却打
王鲁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乡土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用朴实的笔致书写了浙江东部滨海乡镇日常化的场景,塑造了一批被现代工业文明浸染的乡民形象。享年仅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