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格尔木市纳赤台三岔口玉石矿床产于柴达木南缘褶皱带,雪山峰—布尔汗布达山华力西期一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造山亚带内,是至今东昆仑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软玉矿床。矿体赋存于晚元古界万保沟群碳酸盐岩组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层。玉石矿体呈透镜体状、似层状分布于区域构造形成次级断层、小褶皱虚脱空间、层理、片理等构造内。闪长玢岩脉、辉绿玢岩脉侵入到白云质大理岩层中接触交代成矿形成一系列独特的矿化组合。矿床的形成中-基性侵入岩关系密切。因此,对该矿床的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可以充分揭示本地区东昆仑地区软玉矿成矿特点,完善中-基性岩浆热液作用接触交代形成透闪石类软玉矿床的成矿理论;建立成矿模型和找矿标志,对促进区域同类型软玉矿床成矿研究、实际找矿、矿床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通过对纳赤台三岔口玉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背景分析,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纳赤台三岔口玉石矿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认识(1)区域构造次级断层、小褶皱虚脱空间、层理、片理等构造小空间及岩浆侵入接触带为玉矿体容矿有利空间,矿体基本受上述构造及中-基性小岩脉的控制。矿体在空间上呈小透镜体状、似层状分布,空间分布连续性差。(2)软玉矿石中Mg、Ca、Fe2+来自矿体围岩碳酸盐岩(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等),Si、Na、Al、K、Mn、P、Fe3+等物质来源基性岩体。在玉石矿形成过程形成一系独特的矿化组合,常见矿化类型有、蛇纹石化、透闪石化、滑石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岩化、硅化等。(3)成矿类型以接触交代型为主,伴随汽水热充填型,成矿具分阶段多期次的特点。2、东昆仑地区软玉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探讨(1)东昆仑地区软玉矿床主要分布在昆南断裂形成的构造体系中,金水口群、万保沟群碳酸盐岩建造形成富含镁质岩层主要含矿层位。区域内软玉矿形成与酸性岩体关系不密切,超基性岩体多形成一些蛇纹岩,中-基性岩体是软玉矿形成主导者。(2)初步认为东昆仑软玉矿是在数公里下半封闭还源环境下形成,形成温度在600以上,压力数千帕。区域内软玉矿形成始于晚古生代构造事件,大约为340 Ma。(3)成矿类型除了接触交代型、汽水热液充填型外,极有可能存在区域动力变质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