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压力性尿失禁尴尬的症状对女性患者的正常工作、社交、旅行、乃至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和社会适应的障碍。现代医学将年龄、肥胖、慢性疾病等认为是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随着现代社会女性对健康追求的提升,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得压力性尿失禁这一高发疾病的就诊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保守、药物、手术等方法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目前适用于手术治疗,而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诸如费用过高、方便度低、不良反应等使患者接受度降低的缺点。中医中药有其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古今医家对压力性尿失禁病因病机有许多各自的认识和临证总结,供现代中医学习参考,将中医中药加入到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中对于探寻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方法和现代中医的发展都很有意义。研究目的:通过进行自拟补肾疏肝汤治疗成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比较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差异,并从肝郁肾虚的切入点评价自拟补肾疏肝汤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东方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并符合肝郁肾虚诊断标准的成年女性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24h失禁频率、中医症状积分、终止测试、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对比,ICI-Q-SF评分、24h失禁频率、中医症状积分、终止测试、I-QOL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ICI-Q-SF评分、24h失禁频率、I-QOL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终止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06);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ICI-Q-SF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4h失禁频率、终止测试、I-QO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41,0.023)。临床疗效:中药组总有效率87.67%,对照组总效率54.8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采用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在ICI-Q-SF评分、24h失禁频率、I-QOL评分上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效果较好;而相对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在中医症状积分、控尿能力改善不大的结果,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对这两者的改善更佳。自拟补肾疏肝汤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肝郁肾虚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相对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