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作为新型污染物已经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有关其对环境的污染胁迫已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PPCPs中药物方面,有关个人护理用品(PCPs)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开展PCPs进入环境后,产生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为开展PCPs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积累基础数据,为全面认识PCPs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常用护肤品沐浴露为污染物,选取水生生物中的大型蚤、水-土界面生物沙蚕、高等陆生植物小麦为受试生物,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慢性毒性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揭示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微观致毒机制,并筛选敏感的生物标志物,为全面预测护肤品危害提供早期预警。结果如下:1、沐浴露24h的LC50和EC50值分别为96.76和81.72mg/L,沐浴露对大型蚤的致死和抑制效应与其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且毒性效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大型蚤的繁殖毒性表明,沐浴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引起大型蚤种群生存及繁殖能力的变化,且对子代的繁殖也产生明显的影响。在0.025 mg/L时即对SOD和CAT产生显著的诱导作用,在50 mg/L时则强烈抑制了SOD活性,极大诱导了CAT酶活性,对抗氧化酶系统造成了严重损伤。表明大型蚤SOD及CAT酶活性的变化可作为指示沐浴露污染的敏感指标。2、随沐浴露浓度的增加,对沙蚕的SOD、CAT活性的影响先诱导后抑制,且在50mg/L时,诱导作用最大。在0.05~200mg/L范围内,AChE的活性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50mg/L下,AChE、CAT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被明显抑制,SOD则受到诱导作用。3、浓度大于250mg/L时,沐浴露能抑制小麦根伸长、芽长及种子发芽率。分别染毒2d和6d后,小麦幼芽及叶片中抗氧化酶系SOD、CAT、POD及APX活性在0.025mg/L时即发生明显变化,且随浓度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叶绿素含量对沐浴露的作用也十分敏感,这些可以作为指示沐浴露污染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