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与反贫困治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黄河滩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开展扶贫开发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台前县黄河滩区扶贫开发存在的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值得关注。台前县黄河滩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受滩区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业经济效能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现有法规不衔接、政策覆盖不全、扶持力度跟不上;扶贫开发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涉农资金整合难、基础设施滞后、相关政策法规约束严格、思想观念滞后。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台前县黄河滩区采取的扶贫开发主要经验做法主要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策激励、干部帮扶”的基本思路,以驻村帮扶为载体,通过政治嵌入统领扶贫治理开发;以开发性扶贫为立足点,促进内源性可持续发展;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以资源整合与机制协同为纽带,形成复合型的贫困治理结构。至2016年底,台前县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进一步的改进,但是,扶贫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较低、异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缓慢且设置额外限制条件、政策兜底脱贫人口比例过高、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财政专项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帮扶工作不够扎实等共性问题。同时,移民搬迁也存在诸多个性问题。黄河滩区扶贫开发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建议是:以观念革新引导,形成科学的制度安排;结构层面进一步聚合扶贫资源,构建政企村大扶贫协同治理格局;在行动策略上,培育滩区群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常态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构筑覆盖全面的政策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