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系统信源编码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通信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体的真实性融为一体。多媒体通信有信息品种多、数据量十分巨大,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它的信源编码关键技术是数字化压缩编码技术。 本论文的工作分为两大部分:数字语音压缩编码和活动图像压缩编码。在研究数字语音压缩编码中,论文先介绍语音压缩编码的基本技术。包括波形编码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自适应增量调制(ADM)和子带编码(SBC);参数编码的通道声码器、共振峰声码器和线性预测编码声码器。 论文以欧洲GSM语音压缩算法—规则脉冲激励长时预测编码(RPE/LTP)和北美移动通信语音压缩算法—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为例,研究语音压缩的具体算法。首先论证RPE/LTP采用规则脉冲激励的原理,详细研究预处理、LPC分析、短时分析、长时分析和激励序列编码等编码过程。在研究VSELP时,着重研究它的激励码本构成以及码本搜索过程。 论文详细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语音编码的代表G.729A。首先介绍G.729A编码器、解码器的原理,再深入研究G.729A的预处理、LP分析、开环基音搜索、自适应码本搜索、固定码本搜索、增益量化、状态更新、‘厂叫人·刊血卜IWl丫川八沦义]成u .—— 参数解码和后处理等编码解码过程,全面说明了每个过程的处理目的、处 理算法以及处理的输入输出参数。用wsual+奶.0实现 G.729A的编码、 解码器,测试了它的运算速度,在不同误码率下利用时域波形比较、频谱 分析和主观测试等方洁测试该编码、解码器的语音质量。测试结果表明该 编码、解码器符合实际应用要求。最后,应用该编码、解码器实现了一个 语音文件压缩解压、语音实时录制压缩、播放解压的软件。 在研究活动图像压缩编码中,以 H.26、H.263和 MPEG这几个国际标 准为例,研究了活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数字化技术、帧内变换压缩编码技 术、帧阎运动预测补偿技术以及各自的视频结构。在对MP*O2和MP*o4 的研究中,侧重研究变长码解码、反扫描、反量化、1**T和运动补偿等 解码过程以及它们的框架、级别和分级。进一步对MPEG上到MPEG4 的码流转换作原理性的理论研究证明。
其他文献
视频会议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突破了与会者的地域限制,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与远在天涯的朋友展开讨论,举行远程会议。目前,视频会议系
论文就现场总线技术、监控组态技术、现场监控系统以及监控软件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系统总体设计采用全分布式结构,选用先进的现场智能仪表和PLC实现低层功能,并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理念由美国里海(Lehigh)大学的亚柯卡(Iacocca)研究所在《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由于虚拟企业可以对市场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战
该文试图建立起与实际环境更加贴近的库存模型,并提供了几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为弥补库存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库存实践间的差距作了初步尝试.全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简
数据仓库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它将大量用于事务处理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清理、抽取和转换,并按决策主题的需要重新进行组织,以达到有效决策支持的目标。自从它上世纪90年代初被提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趋势,随着微处理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正致力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建
该文首先对智能控制和联接主义智能控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然后以神经网络为主线,在联接主义智能控制框架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神经网络建模、预
学位
该文的工作就是用仿人智能控制的思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借鉴了仿人智能控制在单级摆摆起倒立控制方面的成功实践和李祖枢教授在小车-二级摆摆起倒立控制的前期
本文对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指标监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文章首先介绍了水电机组常规试验及故障诊断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架和理论技术说明,本系统由监测装置和软件分析系统组成,信号处理采用了快速傅利叶变换和数字滤波技术;最后详细分析了系统功能,监测装置使用80C196KB和89C52单片机技术开发,监测软件使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制,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