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产企业排污不当,环境遭受破坏等事件屡屡被曝出,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环保方面的法律监管与治理模式上的短板日益凸显。自1979年《中国环境保护法》实施至今,我国一直沿用污染者负担原则即“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治污模式。而在2002年环境法学专家蔡守秋教授就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种新兴的治污理念引入中国,伴随着新兴治污模式的引进,有部分企业也通过与外国专业治污企业合作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合法化、标准化治理。新兴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污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治污模式有许多益处,并且该模式对我国深化改革、抓牢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环境污染治理制度的内涵及相关制度进行概述。为深入探析其在我国污染治理方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笔者将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和政企合资等制度做了比较,发现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制度的优越之处。其次从国内外对该制度的研究现状及运行成果来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得到一些可以用来借鉴的经验。最后对域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进行考察与研究,反观国内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际运行的现状,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根据各种因素来总结问题的症结。文章指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较好的解决途径。在实践中顶层设计空缺、政府机构监管权限混乱、社会资本融资困难以及其低回报率等都是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阻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阻碍,将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这个有利于环境、有利于人民并且高效的治污模式推行下去,写出了我的见解。
其他文献
2012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抛弃“先发展后治理”的落后观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随着观念的改变,第三方治理模式方兴未艾。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企业通过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交由环境服务公司对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物进行治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的市场化污染治理模式。一方面,这种模式推动了污染治理的集约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解决了传统污染治理模式中企业治污成本高
纳税服务在现代税收征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税务部门向服务型公共部门转变的要求,是由税收专业化改革创新的趋势决定的。纳税服务热线作为纳税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宣传和涉税辅导的重要渠道。本文运用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供给理论,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大数据时代政府服务供给特点,对G市纳税服务热线运营现状进行研究,揭示其在服务供给及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及咨询人才流失严
虽然蒙特卡罗方法具有程序结构简单,计算效率与问题维数无关的优点,但工程结构的失效概率往往很小,要获得精确的结果就需要大量样本,因而计算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采用Halton
规划评估是对现有建成环境优化的前提基础,是为下一轮规划修编及同类型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我国系统全面的生态移民安置点规划起步晚,其规划评估研究更是基本空缺;并且在城乡规划评估体系中,大都以总体规划评估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为主,缺少对生态移民安置点规划这类型的评估。因此,对生态移民点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评估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安置点建设规划作为
车载雷达作为ADAS系统重要的传感器,在无人驾驶汽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目标跟踪作为雷达信息处理领域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是实现ADAS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与前提。77GHz毫米波
ERP是针对企业整体业务的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就是通过最低的资源消耗、费用支出,来获得市场所需求的产品。ERP环境下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具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为很多的企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