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析李劫人小说中性格鲜明、热辣叛逆的女性形象着手,通过概括这些女性出于生命原始悸动对自由情爱和物质享受的大胆追求,阐释她们反叛传统的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文化意义,剖析她们面对社会现实困境时的妥协,到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寻求妇女解放并最终走向独立的生命轨迹,来考察李劫人的女性思想。作品中女性的这种“叛逆——妥协——寻求解放”的生命轨迹,实际上反映了李劫人女性思想的核心内涵。即:第一,充分肯定女性的生命冲动和现实需求,通过尊重女性对现世享乐的主动追求达到超越传统妇女观的目的;第二,充分认识和欣赏女性的独特美质,包括外在的体貌美和内在的心灵美,通过展现女性的美,来批判礼教对女性的压制和戕害;第三,主张女性通过走出家庭的藩篱、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活动的参与,达到自立自主从而实现解放的目的。李劫人的女性思想,是巴蜀民间文化和法国文学共同滋养的结晶。一方面,巴蜀“未能笃信道德”、渗透着原始野性的民间文化,促使李劫人让笔下的人物自由挥洒、主动追逐生命的本真需求,另一方面,深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使李劫人必须尊重现实,不夸饰、不虚构、不遮掩,直面现实的社会环境对女性寻求解放形成的困境。最后他通过对法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一条可行的妇女解放之路。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天魔舞》和留法期间的日记体小说《同情》是重点讨论的文本,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生存方式正折射着李劫人的女性思想。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绪论部分,梳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相关研究成果及在此基础上写作本文的意义。根据李劫人小说中女性“叛逆——妥协——寻求解放”的生命轨迹,分三章分别介绍李劫人笔下的女性的生命律动所传达的文化涵义。第一章,介绍在家庭中叛逆的“川辣子”形象,归纳她们的性格特征并挖掘其反叛传统、勇于抗争的文化内涵:第二章,介绍清末明初的社会风习无形中对妇女解放构成的巨大障碍,在社会无法为她们提供谋生方式的情况下,她们只能向男性主导的社会妥协,回归传统的妇女角色;第三章,分析李劫人后期写作中通过对接受了新文化具有新思想并走向社会的女性的倾情抒写,阐释隐藏在作品深处的李劫人的女性思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