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英国军事物流初探——以英国经历的代表性战役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物流战”。在这场“物流战”中,英国军事物流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在英国经历的代表性战役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战争初期,受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绥靖”思潮的影响,英国不重视筹措军备,也没有制订军事物流计划,致使英国长期以来积累的军事物流经验和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英国不但在挪威战役中败于德军的“闪电战”,而且在敦刻尔克战役中败于德军装甲部队。在经历这一系列的惨败后,英国充分吸取教训,开始对自身的军事物流进行积极改进,一方面主动谋求美国的援助,做好长期作战准备,一方面加强军备生产和军事物流保障建设。在战争中期,英国军事物流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在运输、补给和仓储方面逐步取得优势,且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其后,又联合美国占据了北非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从而赢得了北非战役的最终胜利。在战争后期,英国联合美国制定出军事物流方面的专项计划——“波利乐”计划,英国军事物流优势借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和随后开辟的第二战场中,英国军事物流不仅为英军而且为盟军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物流保障。可以说,英国军事物流的出色表现为世界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英国军事物流在整个二战期间的表现,不难得出结论军事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而且,军事物流的发展必须与军事技术发展以及战争需要相适应。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