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RFC3基因位图克隆和遗传互补检测与基因功能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首选模式植物。RFC(replication factor C)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人类Hela细胞提出物中纯化的,是猿病毒40(SV40)DNA体外复制的必需因子。后来研究发现,RFC的五个亚基,一个大亚基(RFC140/RFC1),四个小亚基(RFC37/RFC2,RFC36/RFC3,RFC40/RFC4,RFC38/RFC5)在人类、酵母(Saccharomyces cerecvisiae)等很多真核生物中都存在。RFC作为一个整体,其在DNA复制和修复中的重要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植物中有关RFC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2003年,Furukawa等才通过同系物克隆在水稻中成功分离了OsRFC的5个亚基:OsRFC1,OsRFC2,OsRFC3,OsRFC4和OsRFC5。但是,这也只限于其分子特性和表达部位分析,由于未能得到相应的突变体植株,所以难以进行RFC的功能研究。原因是RFC是DNA复制必需因子,其编码基因突变很可能导致植株死亡。虽然拟南芥全部基因组序列已经在2000年底公布,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拟南芥RFC的研究报道。因此,在当今功能基因组时代,深入研究拟南芥RFC的功能,RFC各亚基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从组织、细胞、分子和进化水平解释其在生长发育和抗逆境中的功能,对于最终完整理解拟南芥的复杂生物学特性,建立参考系统以加深对其他植物相关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哥伦比亚生态型为材料,采用EMS诱变产生突变体,通过基因物理定位,克隆到了AtRFC3基因。然后通过rfc3-1突变体与野生型Col植株的一系列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了AtRFC3基因在拟南芥叶片、根、上胚轴、花和长角果生长发育和细胞分生中的作用及其在抗病和抗UV辐照损伤恢复中的作用与作用机理,也进一步证实了AtRFC3基因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本试验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rfc3-1突变体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突变体植株小,叶片狭长,叶缘锯齿较明显。rfc3-1突变位点位于RFC3基因第2个外显子中,一个碱基由于EMS的诱变由G变成了A。AtRFC3与水稻、人类、老鼠、南非树蛙、斑纹鱼、果蝇、酵母的同类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2.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野生型RFC3基因(genomic DNA)与pG229载体的重组质粒pG229-RFC3,阳性克隆通过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通过农杆菌转染和Basta筛选,共获得37个遗传功能互补的个体,他们的表型与野生型表型一致。特异引物PCR检测表明,其中8个单株的基因型为rfc3-1/rfc3-1∶∶pG229RFC3,表明野生型RFC3基因能够完全恢复rfc3-1隐性突变体纯合子的遗传表型,rfc3-1隐性突变表型是由RFC3基因点突变所引起的。3.rfc3-1植株的子叶、第1、2、3、4片真叶较Col野生型植株的小,真叶叶缘锯齿明显,整个叶片面积显著小于Col野生型植株叶片面积。进一步研究发现rfc3-1突变体纯合子植株子叶和真叶叶片的表皮细胞明显大于Col野生型植株的表皮细胞,表明RFC3基因突变导致了细胞的数目变得更少,从而引起植株和器官尺寸变小,这应证了RFC3基因的功能是调控细胞分裂增生的,这也是植物界有关RFC3基因功能的第一个直接试验证据。4.RFC3基因突变导致植株明显小于Col野生型植株,花茎变短且细小,花变小,花瓣也变窄小,导致花瓣面积显著小于Col野生型植株花瓣面积,成熟长角果长度明显短于Col野生型植株的,平均每果种子数目减少近30粒,但平均每果坏种子数目(死种子)却增加2.7粒,其原因是突变引起植物细胞分裂增生出现缺陷,导致细胞数目变得更少和rfc3-1突变体纯合子植株部分不育。5.rfc3-1突变体纯合子植株根系平均长度稍长于Col野生型植株幼苗,其生长前期平均每天根系伸长率高于或者等于Col野生型植株的,其原因是虽然Col野生型植株根皮层细胞产率高于突变体的,rfc3-1的根毛区皮层细胞数目显著少于Col野生型植株幼苗的,但突变体的皮层细胞长度是野生型的2倍,弥补了细胞数目少的缺陷,使得总体根系伸长率高于或等于Col野生型植株的根系伸长率。6.RFC3基因突变引起PR基因表达量上调,植株抗病原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P.p.)Noco2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突变导致培养4 d幼苗抗紫外生长能力及其自我修复能力急剧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变迁,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应备受关注。本文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探讨居住在养老机构、远离家人以及熟知的生活环境的老年人所出现的一些主要精神心理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是从内部以及外部入手寻找解决措施,内部即为老年人自身,外部即为子女、市场化的心理机构以及养老机构本身,从多元主体的角度去关爱老人的精神心理问题,真正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
针对新拌混凝土的粘性和流动性影响因素,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了新拌混凝土的离散元模型,进行了不同级配下混凝土坍落度和不同骨料形状下L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离散元模型模拟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是可行的;不同的颗粒集配曲线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影响较大,集配上限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比集配中线和下限要大;不同的骨料形状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也有一定影响,多面体颗粒比球形颗粒模拟的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更能反应实
芒属(Miscanthus Andress)是禾本科多年生的C4类高大草本植物,目前因其具有作为能源植物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常规染色体压片法与流式细胞术,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芒、五节芒、荻和南荻等芒属植物的染色体倍性和核型,为进一步阐明芒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亲缘进化趋势提供细胞学证据,同时也为开展芒属植物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染色体压片法中的预处理液
融合教育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较慢,目前较多的研究与实践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将焦点聚集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较少,定位在特殊教育机构中的学前融合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学前教育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与实践基地携手,共同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文章以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基地慧童之家为例,从融合教育环境布置、融合课程体系设置、融合师资队伍建构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给交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浪费驾驶员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智能驾驶系统相应被提出,使用机器替代人类驾驶,降低汽车驾驶员在路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其中,交通标志识别系统是智能驾驶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环境下,交通标志信息密集,需要高效的、实时的交通标志识别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密连网络建立交通标志识别系统,改进其效率,实现更好的实时性。研究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通过三个月的观察发现幼儿探究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质量。
目的 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大黄游离蒽醌含量测定项下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正交试验法来优化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游离蒽醌含量,通过单因素考察比较回流提取与超声提取的提取量,并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方案。结果 回流1h与超声30min游离蒽醌的提取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超声提取更为便捷,考察的最佳
引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的出台,促使义务教育阶段发生重要改革,教师都感受到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紧迫感和推进力。就九年级英语复习而言,如何优化试卷讲评方式,切实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质量,创建高品质课堂,成为笔者关注的焦点。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反馈学生答题情
期刊
我国传统的鲜果供应链存在受地域限制大、信息不通畅等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鲜果供应链优化升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鲜果供应链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拓展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原有供应链成本,推动全流程可视化、鲜果质量可追溯,但也存在着订单处理低效、信息真假难辨、行业标准缺少、品牌风险增大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可信的信息平台,完善订单处理流程,打击虚假信息发布,还应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
英语试卷知识点零散,教师在讲评时通常是满堂灌,学生收效低,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信息化与教学相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只根据得分率进行数据分析教学具有片面性,把得分率之差与难度系数有效结合,对英语试卷进行精准的考后测评,讲评过程重难点突出,错题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薄弱环节得以反复巩固,错题得分率提高,改变英语试卷讲评效率低的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