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通过过水隧洞、渡槽、水渠等过水建筑物调入100公里以外,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中渡槽是主要的输水建筑物,共有渡槽38座,庄浪河渡槽的流量、水深、水荷载、跨径之大均居世界前列,且位于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永登县。在“5.12”地震中,青川县水利工程震损十分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亿元。大型渡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主要建筑物,一旦发生地震,渡槽受损,全线输水中断。渡槽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渡槽水体集中在渡槽的顶部,地震时渡槽顶部的水体与槽体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对其渡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水体影响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课题。因此,研究大型渡槽的自振模态和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介绍了引大入秦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庄浪河渡槽的气象情况、地质条件、土质条件和场地地震效应;(2)通过对附加质量法、Housner模型、边界元法、ALE有限元法和位移-压力法五种流固耦合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位移-压力法作为本文建立渡槽流固耦合模型的方法;(3)选择ANSYS软件,建立了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的流固耦合动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4)依据灌溉、渡槽过流运行状况,选择了五种不同工况,计算庄浪河渡槽第35跨在五种工况下前10阶模态以及渡槽内水位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5)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选择了渡槽有代表性的关键部位,应用精度较高的位移-压力法建立的计算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应用瞬态动力分析法对渡槽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计算参数,为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在抗震性能设计参数选择提供了实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