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交际观看《永别了,武器》的人物对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生成与理解被认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出版为标志的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它基于认知角度于动态语境中研究交际和话语的理解。在此,笔者把《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看〈永别了,武器〉中的人物对话》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阐明了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并用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发现小说人物心理与作品主体能够很好地得以揭示与体现,并从中得到对小说阅读的启发,从而关联理论交际观在小说对话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得以进一步证实。“交际”这个概念是理解关联理论的中心与前提。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提出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强调代码模式与推理模式的结合,指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从说话人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出来,而从听话人角度来说,交际则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人们能否成功交际主要取决于交际过程中认知环境是否能够达到互明。认知环境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而人们的认知活动是以关联为取向的,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期望获得最佳关联。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话语具有的语境效果和话语理解所需的努力的共同制约,如果能够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人们在话语交际中所期待得到的结果。而且,在交际中语境效果的获得是获取关联性的必要充分条件。在交际中,听话人必须结合语境对说话人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形成话语交际目的的假设。在关联理论中,语境通常被称为“语境假设”,即语境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人物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作者用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虽然经过了作家的精心锤炼和安排但毕竟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经过作者的精心策划,构思后,变得更集中,更凝练。海明威是一位国际文坛上有着显著地位的现代美国作家,擅长描写对话,经常用对话来代替描写、
其他文献
<正>巩固治水成果、提升治水实效,应注重标本兼治,综合运用依法治水、市场治水和科技治水,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提出了二次采样的随机共振 (SR)技术 ,并利用该技术 ,实现了绝热近似理论在大参数条件下 ,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目标 .为便于应用 ,研究了二次采样随机共振方法在弱信号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宫颈不全患者(宫颈机能不全组),分析于非孕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总长度、宫颈阴道段长度、宫颈内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
叙述人称问题在中西理论界都引起过极大争论,传统的文学理论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都有所涉及,对第二人称的关注则几乎没有。这不仅与传统理论对人称的界定有关,而且与采
谶应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提到“谶”,首先想到的是“谶纬”,可以说谶应观念在谶纬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上的谶言主要保留在史书、哲学及宗教典籍和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急于去纠正错误并且规避错误,简单地将学生错
桂馥作为清代重要学者,不仅在《说文解字》研究上造诣颇深,而且在诗歌与戏曲创作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在乾嘉年间考据学兴盛、诗坛上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与以袁枚为代表
青年作家韩丽珠自2008年以《风筝家族》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之后,得到两岸三地文坛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的文本始终保持独树一帜的韩氏风格,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日渐深入
金代医家李东垣论病重脾胃,创"阴火"理论制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但东垣对"阴火"并无明确定义,致后世争议者众。通过对医学史料的研究,结合现代试验及临床,认为东垣"阴火"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