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生成与理解被认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出版为标志的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它基于认知角度于动态语境中研究交际和话语的理解。在此,笔者把《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看〈永别了,武器〉中的人物对话》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阐明了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并用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发现小说人物心理与作品主体能够很好地得以揭示与体现,并从中得到对小说阅读的启发,从而关联理论交际观在小说对话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得以进一步证实。“交际”这个概念是理解关联理论的中心与前提。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提出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强调代码模式与推理模式的结合,指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从说话人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出来,而从听话人角度来说,交际则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人们能否成功交际主要取决于交际过程中认知环境是否能够达到互明。认知环境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而人们的认知活动是以关联为取向的,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期望获得最佳关联。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话语具有的语境效果和话语理解所需的努力的共同制约,如果能够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人们在话语交际中所期待得到的结果。而且,在交际中语境效果的获得是获取关联性的必要充分条件。在交际中,听话人必须结合语境对说话人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形成话语交际目的的假设。在关联理论中,语境通常被称为“语境假设”,即语境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人物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作者用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虽然经过了作家的精心锤炼和安排但毕竟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经过作者的精心策划,构思后,变得更集中,更凝练。海明威是一位国际文坛上有着显著地位的现代美国作家,擅长描写对话,经常用对话来代替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