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历史发展中,黄河故道作为一种地理空间,进行了不同时代的空间流转。以兰考为例,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黄河流向皆有不同,其物态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铜瓦厢改道作为兰考黄河改道的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自南宋以来朝东南夺淮河进入黄海的流向,也奠定了现代黄河向东北注入渤海的行河路径,并以此作为典型事件参与各种历史叙事。在这个过程中,兰考黄河故道并不仅仅因为它的质料和形式而成为媒介,而是在与公众的信息和意义勾连中才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发展中,黄河故道作为一种地理空间,进行了不同时代的空间流转。以兰考为例,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黄河流向皆有不同,其物态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铜瓦厢改道作为兰考黄河改道的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自南宋以来朝东南夺淮河进入黄海的流向,也奠定了现代黄河向东北注入渤海的行河路径,并以此作为典型事件参与各种历史叙事。在这个过程中,兰考黄河故道并不仅仅因为它的质料和形式而成为媒介,而是在与公众的信息和意义勾连中才使其成为媒介。换言之,黄河故道本身作为一种物态空间,虽然是一客观外化物独立存在自然界之中,但是与周围环境、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其自身以及衍生出来的种种都在成为媒介,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实践。在空间维度上,堌堆、黄河险工、民埝、庙宇等建筑,作为黄河故道区域化的物质性表征,成为了传承人类记忆的重要装置。以此产生的事件,组成的群体,塑造了集体记忆和地方记忆。在历史维度中,黄河故道依托各种文本进行了历史书写,融入到人们日常记忆叙事和仪式记忆刻写中,以此建构出常态化和仪式化的媒介记忆和文化记忆。若从黄河故道地理媒介的实践来审视,其历史书写并非是自然产生,而是社会建构式的理解,背后指涉出该媒介道路流通互动和权力话语博弈的内在逻辑,映射出中国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意识,即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共同体意识和社会齐力的家国共同体意识,这也是现在黄河故道记忆活化以及黄河文化精神弘扬的本质核心。以兰考黄河故道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探究兰考黄河故道符号记忆重塑的各种要素,从媒介空间中把握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搭建,再从媒介技术变革和文化品牌传播中兰考黄河故道记忆扩张的时代融合,最后挖掘出支撑兰考黄河故道记忆得以延续至今并重新发展的文化内核的根基力量,即“敬畏自然”、“地方依恋”、“治水精神”、“东方技艺”等文化基因。故而,研究兰考黄河故道,不仅是其带来的物理空间上的沉淀,而是其关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化和发展。从新视角再识当时的历史现状和之后的历史发展,形成独有的历史记忆、媒介记忆、文化记忆解读。在兰考黄河故道跨时空的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当时整体环境的认知,也为当代黄河文化精神的传播和传承提供养料,成为发扬黄河文化的现实立足点之一,让兰考黄河故道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并以此形成区域联动,促进整体黄河故道的现实开发和未来发展。同时对于媒介物质性的实在把握与文化记忆精神性的观念分析,为精神共同体的建设和传播以及对未来记忆实践的良好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支撑。
其他文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同时,深刻总结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导引成为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选择。面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传出去”的现实任务,唯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立体化搭建“以人民立场为先、以守正创新为向、以全域覆盖为势”的对外传播新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文化思想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文化建设思想演进的最新理论成果,彰显了人民性、实践性、世界性、创新性、战略性、法治性等理论品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思想重要论述的理论前提下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真理力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激发,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和民族创造活力迸发;立足党和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了党带领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从理论上讲,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丰富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创新;就历史而言,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谋求独立自主、实现文化自立,到探索兴国文化、实现文化自觉,再到推动民族复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特性。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性,有助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和思想意蕴,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性,仍然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体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深度融合中理解。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精辟深邃,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时代命题,赋予中华文明新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活力;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视为极端重要的工作,对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数控机床相关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其性能日趋完善。将数控机床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生产质量提供了保障。对于数控机床而言,数控系统是核心构件,数控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数控机床的生产成效。鉴于此,本文对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控中心人性化设计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文章针对某生产三氯化磷厂区产生的含磷废水总磷(TP)排放超标的问题,采用工艺简单,效果显著的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并选取Fenton试剂、氧化钙(CaO)、聚铁3种典型药剂分别作为化学氧化剂、无机化学沉析剂和有机化学沉析剂的代表,探究在这3种药剂单独作用以及3种药剂不同组合的作用下,对该厂废水TP的处理效果。实验数据表明:在CaO、聚铁、Fenton 3种试剂单独作用下,TP去除率依次为53.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有其严密的生成逻辑,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履行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
<正>说明:作为学化学的女同学,在厨房里做饭看什么都是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在厨房做反应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