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抗战时期霍乱防治政策举措及其现代启示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是中国传染病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战争对生存环境、基础生活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以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等原因,使其成为传染病多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霍乱大流行的背景下,重庆亦爆发了严重的霍乱疫情。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在战争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不仅是一项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更与抗战的胜利休戚相关。做好重庆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能稳定民心、增强人民的抗战热情、坚定人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心。统观有关抗战时期重庆霍乱防治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成果,但并未对抗战时期重庆霍乱的流行概况、流行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政策与措施进行较为全面、具体的论述。笔者将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档案资料、地方志、报刊、回忆录等资料,具体阐述抗战时期重庆的霍乱蔓延情况、爆发的诱因以及政府、社会、民众采取的有关防疫措施。抗战时期,重庆霍乱疫病横行,严重威胁着地方人民群众及驻扎军队的健康、战时首都的稳定和抗战事业。霍乱疫病肆虐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既有重庆地区自身自然环境脆弱、人民缺乏防疫观念的因素,也有战争造成的环境破坏、物资紧张、人口暴增等因素。脆弱的自然环境在战争背景之下显得岌岌可危,难以抵抗传染病病菌的猛烈攻势,因而重庆地区在抗战时期传染病流行,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死亡人数剧增、普通民众生活苦不堪言。面对严峻的形式,行政机构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加强霍乱疫病的管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如制定防疫政策并根据疫病蔓延情形适时调整、修改,建立防疫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市的霍乱疫病防治工作,组建卫生专业队伍,扩建医疗机构并适时修建临时霍乱医院作为患者隔离治疗场所,组建防疫注射队伍、严格开展人民群众霍乱疫苗注射工作,搭建临时卫生检疫站做好交通检疫工作、阻断霍乱疫病的跨区域流行,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宣传与教育、培养人民群众建立卫生防疫、科学防疫的意识,开展卫生竞赛运动以改善居住环境等。行政机构联合社会团体,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应对霍乱疫病。在政府、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得以提升、社会风气和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逐步趋于稳定,群众抗战热情高涨、抗战决心更为坚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凝胶阴道填充后磁共振(MRI)在诊断早期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经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行MRI检查的患者158例,先行常规MRI检查,超声凝胶填充阴道后再行一次MRI检查。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组图像分别进行宫颈癌MRI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同一患者2次检查在鉴别宫颈癌II a期病例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在判断宫颈癌II a期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两
目的:1.研究Spata2在正常大鼠脑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2.研究Spata2在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3.研究Spata2沉默对大鼠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炎症的影响;4.研究Spata2沉默影响大鼠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1.利用实时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Spata2
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MDD的发病高峰出现在青春期,青年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神经发育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及生理功能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DNF可能通过介导神经发育参与MDD的发生。基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1月以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且有我院电子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共71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危险因素、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9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6例,其性别比例不同于既往观念。头痛、呕吐
背景: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类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人一生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约为1/3,抑郁症患者常合并出现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往往是抑郁症病人的首发症状,它可以增加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影响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自杀的风险。入睡困难、早醒、觉醒次数增多或睡眠过度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二者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恶
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TUFM或EF-Tu)通过线粒体翻译参与了线粒体呼吸链蛋白的合成和细胞内氧化应激。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TUFM的表达降低,提示TUFM可能在AD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了TUFM参与AD病理改变的机制。我们首先验证了老年AD小鼠(APP/PS1)海马和皮层中TUFM蛋白水平下降。其次在稳定表达人β-淀粉样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简易的炎症标志物。大量研究提示NLR与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并且NLR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严重程度相关;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它是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而最近,NLR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评估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症状的临床特征,探讨前庭症状在偏头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神经内科门诊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将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分为发作性偏头痛、慢性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将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低频、中频及高频组,以半结构型问卷收集临床症状,前庭症状采用前庭性偏头痛中前庭症状的标准。结果:共纳入424例患者,发作性偏头痛组222例,慢性偏头痛组174例,紧
目的:评估在快速康复原则下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并对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的假体位置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20年4月起于在我科因继发性/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或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 Ⅰ和Crowe Ⅱ)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者,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遵循ERAS原则。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WOMAC评分和VAS评分用于评估围手
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age,ICH)是第二常见的脑卒中亚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Hemphill等综合年龄、血肿体积、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幕下出血来建立初始ICH(origin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oICH)评分,这是临床ICH研究中最常用的脑出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