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技术一直制约制造业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尤其在浙江省,中小企业居多,对研发投入力度偏低,也不重视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偏弱。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浙江省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基本处于低端位置。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市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和协调发展的瓶颈,技术转型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梳理了技术转型、转型路径、技术能力和效率等相关概念,将技术转型路径分为: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合作创新三大类,并对各种技术状况下技术转型路径的选择提出合理假设。然后结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和《浙江科技统计年鉴》,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方法(DEA),计算包含浙江在内的八个地区技术能力和技术效率值,通过横向比较,分析认为浙江省制造业技术现状在所选择的地区中处于中下游水平。然后对浙江省制造业28个行业进行同样的计算,并在技术能力和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制造业行分为:低质型、高效型、高能型和优质型。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于假设进行检验,假设基本得到支持。然后选取浙江雅戈尔、西子联合控股集团和万向集团三家公司作为案例研究,通过建立“技术能力—技术效率—时间”的匹配图,来进一步验证实证分析的结果。最终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各类行业选择技术转型路径中,自主研发总是占据重要的位置。2.对于技术能力和技术效率情况较差的企业,技术引进是获取先进技术较为有利的途径;技术能力和效率较好的企业,除了自主研发外,还可以通过扩张兼、合作创新来促进技术转型。3.一般来说,技术引进带来更多的是技术能力的提升,而规模扩张,合作创新则能提高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