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的职责和功能,它是经济运行本身内生出来的对政府的要求。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形成了不同的政府经济职能模式。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独特国情,决定了我国政府不仅要履行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应履行的基本经济职能,还应履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经济职能和属于过渡时期的过渡经济职能。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和我国政府面临的特殊环境,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分析,首先界定了转型经济中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指出了政府“应该干什么”,但是,应该干什么不等于“就是什么”,所以又通过对目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遵循的原则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解决了政府“应该怎么干”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滞后有关,而市场化改革走到今天,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加快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把握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积极推动政府理念创新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政企分开、政市分开和政社分开,实现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审批政府和封闭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公开透明政府的转变。实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有:弱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转化市场和社会可以承担的职能,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转型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要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顺利转换,必须合理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界定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领域,正确把握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合适时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经济职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