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氟非尼酮抗慢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为AKF-P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DEN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采用AKF-PD进行治疗。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AKF-PD治疗组。在第5、9、13、16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体态变化,检测各组血清ALT、AST水平,观察肝脏组织HE、Masson染色后病理学变化,并测定大鼠肝组织、肝细胞中α-SMA、TGF-β1、Smad3、Smad7mRNA的表达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以此评价AKF-PD对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结果:成功建立了DEN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第13周实验组大鼠血清ALT显著升高,第16周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肝细胞病理损伤及肝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加重。实验组肝组织中α-SMA、TGF-β1、Smad3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治疗组α-SMA、TGF-β1、Smad3、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DEN组相反。第9周之前,实验组肝细胞中α-SMA、TGF-β1、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第9周之后,治疗组肝细胞中α-SMA、TGF-β1、Smad3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Smad7mRNA的表达量则显著升高。实验组肝细胞中Smad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Smad7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治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二乙基亚硝胺致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2. AKF-PD与抑制肝组织中α-SMA、TGF-β1、mRNA的表达,抑制Smad3mRNA口蛋白的表达,上调Smad7mRNA口蛋白的表达相关,可能会减轻慢性肝损伤的程度。3. AKF-PD与抑制肝细胞中α-SMA、TGF-β1、Smad3mRNA的表达,上调Smad7mRNA的表达相关,但对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