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轮体分析及振动放大抑制技术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逐步壮大和发展,对卫星稳定性和精度的姿态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在卫星高精度高稳定的控制技术刚刚起步,技术尚未成熟。飞轮是影响卫星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重要部件,飞轮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对于卫星姿态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当卫星在发射阶段,飞轮系统会受到强大振动冲击力和加速度过载等非常严酷动力学环境会产生较大轮体结构挠性形变,需保证轮体不受损伤;当卫星在轨阶段,轮体结构弹性振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共振放大倍数,所以飞轮结构挠性形变对卫星高精度高稳定性姿态控制有一定影响,这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轮体振动放大原理及其振动特性,为减小轮体振动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a.轮体结构:基于结构动力学特性优化减小轮体整体振动;  b.振动抑制组件:基于动力吸振和粘弹性阻尼原理共振放大控制技术对轮体共振放大进行振动控制。  为分析振动抑制组件对轮体振动抑制情况,分别对轮体,轮体及其振动抑制组件进行模态测试,振动传递率测试,说明共振放大控制技术有效性,论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飞轮系统概述和共振放大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对轮体进行模态计算和测试。建立轮体及其轴承组件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分析来研究其振动放大原理及其振动特性。针对轮体共振放大倍数较大的问题,从结构设计方面来减小飞轮整体振动,提出一种以轮缘响应相对于基础激励输入的加速度传递率为优化目标,以轮体转动惯量、几何尺寸、结构强度和刚度、质量等为约束条件关于“工字型”截面轮辐、轮缘的几何尺寸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第三章:为减小飞轮整体振动,设计的振动抑制组件基于动力吸振和粘弹性阻尼减振机理对轮体进行振动控制。建立振动抑制组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态参数分析,又建立轮体及其振动抑制组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参数分析。  第四章:根据设计的振动抑制组件,测试轮体,轮体及其振动抑制组件在固定边界条件下的模态特征和不同边界条件对模态结果的影响。对轮体,轮体及其振动抑制组件在固定边界条件下测试轮体相对于基础的振动加速度传递率,并分析不同材料垫片振动抑制组件对轮体振动控制情况和不同边界条件下轮体振动情况,验证了动力吸振和粘弹性阻尼振动抑制机理有效性。  第五章:对全文总结,主要创新,研究展望内容作出总结和概括。
其他文献
在造船工业中,焊接产生的高温会损坏船体表面的涂装,因此需要把损坏的涂装打磨掉并重新喷涂。目前为止船舶涂装修补作业仍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并且由于工作现场环境恶劣,危险性高
由于我国南方硬岩铀矿资源的赋存条件所限,地浸采铀等新型采矿方法无法使用,传统采矿方法仍是目前南方硬岩铀矿开采的主要手段。在基于传统铀矿开采方法的矿床开发建设设计中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近几十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是结合计算机科学、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多学科的结晶。车辆道口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对实际场景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接收的肺炎患儿86例纳入至研究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分别开展实施常规
中厚倾斜矿体在我国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中所占矿床开采总数比例较大。该类矿床在开采过程中矿石损失贫化较大。目前对该类矿床开采的散体移动规律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中厚倾斜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的应力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地应力越来越高,高地应力等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煤巷锚杆破断诱发的支护结构失效问题逐渐显现,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无锡火车站为研究对象,现场测试温度、速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并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再运用Airpak模拟软件和候车室额实际尺寸进行建模,分析现有空调系统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