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生态哲学视域下对云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研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古代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现代的价值论,人类的理性思维从来没有停止过。每一个时代都曾出现过伟大的智者,留给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伟大的智慧。哲学是一种精神的劳作,是对现象的独立的、深刻的反思。今天的人类工业文明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高度,但工业文明的伴生物——环境的破坏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以此为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成为人们严重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是否应该重新思考、确立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发展理念?这个新理念又应该是什么?这就是生态哲学在当今时代思考的问题,其智慧的结晶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华。缩小来看,中国有发达地区,也有相对落后地区。两种地区出现的问题与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大同小异。云南在全国属于相对落后地区,云南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中国应该树立起怎样的新的发展理念,可谓是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缩影。本研究正是站在全球性问题的大视域下,看中国,看云南。因此,第一部分本文站在生态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当今时代下新的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新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灵魂,论证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衡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尺度,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路径、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选择。第二部分聚焦云南,在第一部分论证的基础上,审视云南的发展,具体研究云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问题。在接下来的第三部分跳回第一部分的高度,俯瞰云南,充分论述了在生态哲学理论指导下云南如何进行“两型”社会建设。提出应该用生态思维思考云南的发展道路,用生态哲学指导云南的生产与消费,实现多级主体与环境公平,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绿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