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前运动损伤情况和参加田径运动导致的运动损伤现状,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和探讨运动损伤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希望可以降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挖掘其潜力,延长其运动寿命,提高师生对运动损伤的防患意识,提高社会、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运动损伤与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运动年限、学生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运动年限越长运动损伤发生率越高,对体育运动越热爱,运动损伤发生率也越高;体育教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患病率与入学前发生过运动损伤的人数相关显著(r=0.320,p<0.00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学期间田径运动损伤率高达80.7%,容易受伤的主要是跳跃类、短跑类和栏类项目,但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运动损伤以闭合性损伤、中度和轻度损伤、急性损伤和运动技术伤为主,且多发为1次和2次运动损伤,而且在闭合性损伤、中度和轻度损伤、急性损伤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运动损伤多发于田径运动的正式训练阶段和冬季,损伤部位主要是踝部、腰部、膝部和大腿;损伤的主要类型是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学生思想上麻痹大意、运动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主要是按摩疗法、冰冻疗法和温热疗法。获取运动损伤有关知识主要是学校教育和教师讲解。3.田径运动损伤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明显,对学生的升学、伤后训练、日常活动、心理健康、家人、收入与支出、身体素质、睡眠休息等的也有明显影响。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人对田径运动损伤的是较重视的,教师对田径运动损伤也达到重视的程度,而学院、学校和社会组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运动损伤并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