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税收诚信关系中另一方——政府角度着手,以公共契约关系为基本理论研究框架,把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的“性价比”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探讨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性价比”的高低对纳税人的诚信纳税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以期在为解释纳税诚信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上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及更为深层次和全面的理论分析框架。
文章首先评述了阿林汉姆(Allingham,G.S)和桑德莫(Sandmo,A)在1972年提出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A---S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的国外对逃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引入公共产品“性价比”的纳税人主观感受变量,进行模型构建,从数理上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到结论:公共产品“性价比”高低对纳税诚信有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第二部分,针对上述模型论证的结果,论文将从公共经济学、新公共管理学两个视角对影响机理进行理论解释。第三部分,在数理研究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的公共产品“性价比”对纳税诚信的影响机理进行两者之间相关性实证检验和抽样的问卷调查研究,以验证上述影响机理的存在性和合理性。最后,作为研究的深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提高我国公共产品“性价比”和促进“诚信纳税”体系建设的几点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