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Hybridization i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Dao De Jing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源于17世纪的“杂合”一词最早被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后来扩散到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语言学,文化等。霍米巴巴把此词引用到文化领域后,“杂合”成为了后殖民批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此论文深入地比较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特点,从而得出归化和异化根据翻译目的和读者等的不同,各有一定的优缺点。而通过使用杂化策略,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在后殖民语境中,这就为弱势文化提供了保护。通过杂化策略,弱势文化也能对强势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并引起强势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关注。   本论文旨在探索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一书中其英译《道德经》的杂化翻译策略。论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举例分析,阐释了翻译中的杂合现象以及杂化策略,并分析了杂化策略在英译道德经中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话语意义的层面上分析广播英语新闻报道的对话性特征。“对话性”和“广播英语新闻”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汇。   对话性是对与对话相关的一些特征的总称,而对话被看作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位俄裔美国作家,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学家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二战后的西方社会,在文学领域表现为一
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自发表以来,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就从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和探究过。反复研究《画像》不仅能探究出知识还能为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一生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我的安东妮亚》是她出版的第三部小说,它被人们视为其边疆小说的代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