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执行过程的分析——以上海地区博物馆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现代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博物馆一切有目的地影响观众的活动都属于博物馆教育的范畴,狭义上的博物馆教育专指由博物馆教育部门所主导规划的活动,这类教育活动多有特定的目的、主旨、对象,以及明确的时间、地点和设备,且在活动进行时,常有教育人员与博物馆观众面对面的接触与沟通。  儿童是博物馆重要的观众基础,儿童的认知水平、学习特质不同于成年人。博物馆必须重视儿童观众,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依据儿童的需求规划教育活动,帮助儿童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  本文研究以“文献研究”和“实例考察”的方式进行,通过博物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文献研读,博物馆内实地观察记录儿童与随行家长或教师的行为,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理论  2、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教学过程
其他文献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家,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国家之间,蒙古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除此之外,与中国和俄罗斯复杂的政治以及外交关系而引起世人的注目。在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冷战之
感知觉信息处理是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建立视觉、听觉以及其他相关感觉方面的信息处理的生物原型和数学模型,涉及脑工作机制的揭示;另一方面,感知觉的产品开发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军事价值。研究了初级听皮层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运用定性映射的方法,描述了皮层中特定的功能柱对特定的声音属性进行反应这种感知觉信息处理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