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一种监督机制,其监督服务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极为重要。作为国家审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厂长经济责任审计至今,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产生并随着国家治理的逐渐推进而不断发展,其功能作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并在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促进政府责任机制完善以及推进国家治理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都得到了重要体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自身定位、相关制度机制以及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限制了其在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例证分析了以上功能作用实现的可行性,最后为了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建议,即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定位、厘清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机制和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增强大数据审计运用力度。希望通过以上论证和政策建议的提出,为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发挥国家治理功能,有效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创新性地选择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作用这个视角进行研究,不仅关注审计的监督职能,而是更多地关注审计工作向高层级、多领域提升的宽阔视野,更加关注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理论上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时也是可以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在研究中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予以融会贯通。本文采用了实地案例研究方法,获取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原始资料,有助于提高论文研究结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