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珠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并进一步探讨Hp基因型与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BV感染者221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无症状携带组121例、HBV后肝硬化(HBV-liver cirrhosis,HBV-LC)组41例、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BV-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组27例及包括HBV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组32例。另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epatitis Be Antibody,HBeAb)结果分成HBeAg(+)/HBeAb(-)组和HBeAg(-)/HBeAb(+)组两组,分别为37例和14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SP)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1-1型、Hp2-1型和Hp2-2型在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基因计数法计算出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两组之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利用HWE定律检验所研究样本的群体代表性,P>0.05则说明实验所选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结果:计算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1.对照组、HBV合并NAFLD组、HBV无症状携带、HBV-LC组和HBV-HCC组中Hp1-1型、Hp2-1型和Hp2-2型三种基因型分别占比4.00%、40.00%、56.00%;9.40%、43.80%、46.90%;11.51%、51.33%、38.94%;21.95%、41.46%、36.59%;22.22%、40.74%、37.04%。对照组、HBV合并NAFLD组、HBV无症状携带、HBV-LC组和HBV-HCC组中等位基因Hp1和Hp2频率分别为24.00%、76.00%;31.25%、68.75%;36.78%、63.22%;42.68%、57.32%;42.59%、57.41%。除了HBV合并NAFLD组,其余三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2.将HBV无症状携带组与HBV-LC组、HBV无症状携带组与HBV-HCC组和HBV-LC组与HBV-HCC组三对组别两两比较显示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BeAg(+)/HBeAb(-)组和HBeAg(-)/HBeAb(+)组患者组中Hp1-1型、Hp2-1型和Hp2-2型三种基因型分别占比5.41%、54.05%、40.54%;7.53%、46.58%、45.89%,HBeAg(+)/HBeAb(-)组和HBeAg(-)/HBeAb(+)组等位基因Hp1和Hp2频率分别为32.43%、67.57%;30.82%、69.18%。结果提示HBeAg(+)/HBeAb(-)组与HBeAg(-)/HBeAb(+)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Hp1-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Hp1与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和临床转归显著相关。2.Hp基因型与HBeAg阳性与否无显著相关性,即与病毒的复制无关,Hp基因型并非通过促进病毒大量复制的方式来促使患者从隐匿感染发展至肝硬化及肝癌阶段。3.Hp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与HBV合并NAFLD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指标的精准把握,结合标志物的特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
期刊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肺癌患者行MRI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探讨MRI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接受MRI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2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同期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2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