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遗存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手工业十分发达,产品主要是外销,迄今在日本、东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等地的遗址中均有出土,是一个面向海外市场的较为特殊的制瓷手工业区域。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遗存,利用泉州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经过考古发掘的瓷窑遗址资料,即以晋江金交椅山、土尾庵窑址为代表的磁灶窑和以南安南坑格仔口、仑坪扩、兰溪寮仔窑址为代表的南安窑,从制瓷手工业遗存出发,探讨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陶瓷的生产和贸易状况。  我们通过对泉州沿海地区制瓷手工业遗存按瓷器产品和烧成技术两方面进行地层学基础之上的考古类型学分析,尤其是瓷器产品的器型、胎、釉、装饰方面类型学原理的系统梳理,从中得出瓷业遗存的演变规律。据此,将这一地区瓷业遗存分为四期,并结合其他纪年材料和具有年代意义的器物对其年代做了推断,即北宋早中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和元代,进而阐明了窑业生产的阶段性特征。  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瓷器大多仿烧其他名窑产品。通过制瓷技术的纵向对比以及与与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的横向对比,并结合分期情况分析了其技术来源。  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瓷器产品主要以外销为目的,结合分期阐述了外销瓷器的品种和类别,并根据海外和水下考古发现的泉州瓷器讨论了销售地区和路线。泉州沿海地区瓷器的外销是离不开当时国外社会生活状况、泉州瓷器仿烧生产的适应性以及泉州港宋元海外贸易的便利条件三个前提的。据此,可知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的发展明显受到市场需求的较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瓷器的仿烧和专门用于外销的瓷器品种上,包括器物类别、造型、釉色、装饰等。  总之,泉州沿海地区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是一个以仿烧为特征的、以海外为市场导向的外向型瓷器生产体系,即生产的阶段性仿烧和消费的外向型市场,体现了该地区制瓷手工业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大批广东人涌入美国,并逐渐形成第一次移民美国高潮,这些早期的华侨华人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建设、繁荣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移民美国的动因何在?本文以移民
一季度,百强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出口交货值667亿元,同比增长15%;上缴税金74亿元,同比增长33%.前三个月百强企业
赵翼是十八世纪中国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历史学家,拥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开阔的视野。为官时的赵翼,宦迹游踪十分偏远,称得上是“身行万里半天下”,因此对大自然的理解非常的深刻。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为明清时期黄冈地区“家庙”与宗族建设的情况。其中,“家庙”一词取自黄冈族谱中对于宗族所修庙宇的特定性称谓,与传统意义上的家庙概念有一定的区别:传统宗
晋南地区的史前文化一脉相承,发现和经发掘的遗址众多。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多出土有史前房屋遗存。据统计,这些房址分布于晋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各个期段,总数约160余座。房址的类
1950年代中期,中美两国虽然处于敌对状态,但互不承认的双方之间却存在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大陆滞留在美的华侨、留学生与美国在中国大陆的侨民及被扣留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亚扎吉德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中亚扎吉德运动是当地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境内外诸种思潮的影响下,对沙俄殖民统治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而作
本文正文分成四个部分:绪言、第一章"清代新疆的燕齐土地所有制、第二章"清代新疆瓦克夫土地制度"、第三章"民地"、第四章"清代新疆天山南路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与维吾尔社会
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妇女形象开始发生改观,最先觉醒的一些女性小脚蹒跚地走出家门,自觉戒缠足,兴女学,走向救亡图存的前沿,融入民族振兴的潮流。  本文勾画了这一时期中国人心目中
本文通过王士禛这一个案分析,即他作为一个外地人,文人,官员,利用在扬州任推官的五年时间里,在江南的游历与交往,所写诗文,以及所取得的政绩,来看王士禛个人对江南区域文化的认同,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