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削钙磷酸盐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全面介绍了生物玻璃的组成体系,生物材料生物活性的评价,特别是可切削微晶玻璃的组成体系,微观结构,可切削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并总结得出不含硅的钙磷酸盐微晶玻璃因其组成与人体硬组织中无机相成分相似,以及可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具有可切削性的微晶玻璃,能够成为可切削性微晶玻璃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无机盐碳酸钙(CaCO3)、二氧化钛(TiO2)、无水碳酸钠(Na2CO3)和85%的磷酸(H3PO4(85%))等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Ca/P=1(摩尔比)的钙磷酸盐玻璃薄片,将玻璃薄片粉碎成玻璃粉末后用烧结法制备得到了微晶玻璃烧结体,其中Ca/P=0.8的微晶玻璃烧结体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弯强度可达117MPa,断裂韧性为1.93MPa.m1/2,钻孔速度为0.18mm/s。 用差热分析仪(DTA),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温度梯度炉系统研究了钙磷酸盐玻璃的结构及析晶动力学,玻璃的结构是由含有偏磷酸基团[PO3]-,焦磷酸基团[P2O7]4-和正磷酸基团[PO4]3-的长短不一的链状结构所构成的,玻璃组成中磷含量越高玻璃结构中P-O-P链的长度越长,当TiO2的含量较高时,钛以钛氧四面体[TiO4]的形式与磷氧四面体[PO4]发生共顶连接,促进玻璃网络结构的形成。根据DTA测试结果,运用Kissinger公式计算得到Ca/P=0.8的玻璃的析晶活化能为280.8+6.0KJ/mol和239.4±3.3KJ/mol,玻璃的析晶方式为表面析晶。 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用力学试验机,维氏硬度仪,以及钻床系统研究了微晶玻璃烧结体的晶相,显微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可切削性,研究发现由于玻璃的析晶倾向大,所以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中析出晶相的种类无影响,但烧结温度对各晶相的相对含量有影响,烧结温度越高越利于微晶玻璃中生成较多量的β-Ca2P2O7,适当提高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利于β-Ca2P2O7晶体发育成板片状结构,从而使微晶玻璃烧结体具有较好的可切削性,对Ca/P=0.8的微晶玻璃烧结体,烧结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2h时,其综合性能最好。以烧结收缩率为指标,对Ca/P=0.8的玻璃的烧结行为进行研究,判定烧结机理为粘性流动传质机理。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微晶玻璃烧结体的生物活性。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21天后,FTIR图谱中出现了磷灰石的特征峰,在SEM图上也看出有球状的磷灰石沉积,从而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双泥膜法SBR系统在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基础上,将反硝化除磷菌和好氧硝化菌分别置于两个SBR反应器内,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本研究通过实
Mg具有比重轻、比强高、易切削加工、回收等优点,但其塑性变形能力差、耐磨性差;Al2O3具有重量轻、耐高温、耐磨损、高温抗氧化等优点。因此,研究和开发集金属和陶瓷优点于一体
钙钛矿型催化剂是一种复合氧化物,具有独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碳烟的催化燃烧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同时也比贵金属型催化剂成本低,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
人体抵抗疾病的战争,本质上也是一场“人民战争”.但关于人体内的“民众”,你又知道多少呢?
期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身为比特币中心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渐渐被IT行业所熟知,尤其受到金融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可自由操纵未来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其创造性会远远超过大数据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工程体系涉及到的技术及产品较多,且与行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性.相比于国外先进的技术体系来讲,我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正
近年来,智能电视迅猛发展,并且大都实现语音操控功能,本文重点阐述通过智能电视机语音操控,实现基于智能电视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本文采用XRD,DTA,SEM,EDS和VSM等方法测定了Fe-Pt-Dy三元合金相图,并研究TFe>PtDy和TbDy(Fe-Pt)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Pt-Dy三元合金相图900℃的等温截面(Dy≤75at
预装式农村低压配电房是农村配电房建设的一种新模式,改变了传统配电房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同时在建筑领域采用了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充分体现了配电房节约型和环
本文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大气边界层温、湿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留探空气球对边界层1000 m高度内的温度、湿度垂直廓线进行观测的方法,以及应用大气二维边界层数值模式的方法,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