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phosSNP的功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OP一般通过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来临床定义,BMD也是OP的唯一最佳预测因子,OP的病理学机制至今仍然是未明的。目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鉴定出许多与BM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这些SNP位点是与BMD有密切关联的,同时磷酸化修饰是蛋白质修饰中不可或缺的,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因此我们设计了这项探究与磷酸化有关的SNP(即PhosSNP)位点影响人体骨密度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该研究主要可以分成四节:第一节,基于现有的GWAS结果,挑选出对人体骨密度有显著影响的PhosSNP,并对需要具体研究的目标SNP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分析;第二节,构建包含目标PhosSNP的相应稳转染成骨和破骨细胞系;第三节,通过体外的细胞功能实验观察PhosSNP对成骨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四节,通过体外的细胞功能实验观察PhosSNP对破骨细胞的功能和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目的:根据BMD相关的GWAS结果报道,PhosSNP位点rs3755955与人体腰椎和股骨颈 BMD 密切相关(P=5.2×10-15,Beta=-0.05,N=77508;P=1.5×10-14,Beta=-0.05,N=83894)。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与骨相关的分子和细胞功能实验揭示PhosSNP rs3755955与BMD潜在的关联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通过Phenotype-Genotype Integrator检索出与OP和BMD显著相关的SNP位点(P<1×10-8),筛选出里面的PhosSNP,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数据库信息和研究可行性,确定本次研究的PhosSNP位点(rs3755955,major/minor allele:G/A),并预测rs3755955在IDUA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特异性磷酸化位点对蛋白质磷酸化变化的影响。我们以pCDH-CMV-MCS-EF1-copGFP(PCDH)质粒为载体,构建包含SNP的野生型 IDUA(allele Gat rs3755955)(wild IDUA-R105)、变异型 IDUA(allele A at rs3755955)(variant IDUA-Q105)重组质粒,PCDH质粒作为空载对照,然后以野生型、变异型重组质粒和空载质粒转染hFOB和RAW264.7细胞,构建稳转染成骨和破骨细胞系。在成骨细胞中,我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观察PhosSNP对成骨功能标志物骨桥蛋白(OPN)、I型胶原蛋白A1(COL1A1)、矮小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核因子λ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CCK-8增殖检测试剂盒监测5天内PhosSNP对hFOB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PE Annexin V凋亡试剂盒观察PhosSNP对hFOB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ALP-TRAP双染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来观察PhosSNP对成骨细胞分化活性的影响。在破骨细胞中,我们通过模拟RAW264.7细胞从C166上皮细胞的迁移实验来观察PhosSNP对RAW细胞跨内皮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观察PhosSNP对破骨功能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核因子λB受体活化因子(RANK)、整合素αv(Integrinαv)、组织蛋白酶K(Cathcpsine 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RTCA S16仪器实时监测并记录48小时里细胞指数(CI)的变化情况来反应PhosSNP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PE Annexin V凋亡试剂盒观察PhosSNP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ALP-TRAP双染试剂盒检测TRAP染色并对分化后细胞核数量大于3的破骨细胞进行计数来观察PhosSNP对破骨细胞分化活性的影响。我们通过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了 PhosSNP对hFOB和RAW264.7细胞总蛋白和IDUA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我们通过荧光显微镜和RT-PCR实验确认重组IDUA基因在成骨(p<0.05)和破骨(p<0.05)细胞株中稳定高表达。hFO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转染了野生型IDUA-R105相比,转染了变异型IDUA-Q105的hFOB显著降低细胞中成骨功能标志物OPN,COL1A1和RANKL的mRNA表达水平(p<0.01)。与转染了野生型IDUA相比,转染了变异型IDUA的hFOB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速度(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01),并且抑制ALP活性,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转染了野生型IDUA相比,转染了变异型IDUA的hFOB细胞中总蛋白(p<0.05)和IDUA蛋白(p<0.01)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与转染了野生型IDUA-R105相比,转染了变异型IDUA-Q105的RAW264.7细胞显著提升细胞跨内皮迁移能力(p<0.000 1),增加细胞中破骨功能标志物TRAP,RANK,Integrin αv和Cathcpsine K的mRNA表达(p<0.05),显著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p<0.01),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p<0.001)。与转染了野生型IDUA相比,转染了变异型IDUA的RAW264.7细胞中总蛋白(p<0.05)和IDUA蛋白(p<0.05)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结论:phosSNP rs3755955的突变等位基因A可显著降低蛋白质磷酸化水平,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促进破骨细胞活性。新鉴定的rs3755955的骨细胞功能解释了以往的人群发现,即突变等位基因与较低的骨密度相关联。研究目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并参与多种人类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PhosSNP能影响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因此可能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我们的目的是鉴定发现可能对RA有重要意义的由PhosSNP调节的基因网络和信号通路。研究方法:我们从中国样本人群的PBMC中收集全基因组PhosSNP基因分型数据和转录组的mRNA表达数据。我们从表达数据中查找发现与RA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在公共数据库中验证,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发现的RA相关的PhosSNP在我们的样本数据中重复,然后对显著的RA相关的PhosSNP和DEG进行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分析。研究结果:我们鉴定出29个名义上显着的具有eQTL效应的PhosSNP和85个靶基因,并构建了全面的调控/相互作用网络,重点强调了 2个eQTL PhosSNP(rs371513和rs4824675,FDR<0.05)和 4 个重要的节点基因(HSPA4,NDUFA2,MRPL15 和 ATP50)。此外,由SNP rs371513调节的两个节点/关键基因NDUFA2和ATP50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中显着富集。我们在独立的全血和/或转化的成纤维细胞的eQTL结果中重复出四个eQTL效应的SNP-基因调控对。研究结论: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蛋白质磷酸化和基因遗传变异对RA的潜在重要作用,并强调出PhosSNP在调节PBMC中RA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结果指出了氧化磷酸化通路对RA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其他文献
Snijdor等研究精确测量老年人的局部身体成分与外周和中心动脉硬度的关系。
靖边县出土的《白敬立墓志》为认识拓跋思恭勤王时的“夷”兵提供了珍贵线索。墓志显示勤王军队中的白敬立家族参与了咸通年间夏州兵变,是拓跋思恭早期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房颤防治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厄贝沙坦对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复发的影响,发现厄贝沙坦有预防房颤复发
自11世纪始,西夏逐渐发展成中国宋朝西北边境的主要势力之一。本文考察了《将苑》译本所反映的西夏视角下的地缘政治环境。《将苑》是一部托名诸葛亮的中国军事专著,原文的结
本文是《中国语言暨语言学百科全书》中西夏语的介绍部分。作为科普性的介绍,本文从西夏文字的发现开始,分系属、语音、词汇、形态及句法几个方面简要描述了西夏语的语言面貌
Eamon等的研究旨在确定在诊所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外测量动态血压是否能更好地预告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在一项前瞻性研究追踪5292例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后
幼儿园是个体人生早期阶段的参与的第一个社会性组织,担负着保育幼儿的职责,同时还是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教育场域。为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必定需要规章制度对身在其中的个体进行约束,幼儿园标识便是幼儿园常规的物质性载体。但在实践中,幼儿园标识的使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研究以幼儿园标识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理论层面阐述幼儿园标识的已有研究,论证幼儿园标识的概念和独特价值。另一
脑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心跳骤停、心肺分流手术等可引起脑短时间内氧糖供应障碍而致全脑缺血,而局部脑缺血在脑梗死、脑栓塞及局部脑出血等情况下发生
俄藏黑水城出土《摩利支天》是西夏贵族妇女带领孩子在胡僧引导下为父母祈求远离疾病和恶魔的唐卡。其中供养人肖像画和风俗画艺术风格的表现,反映了西夏佛教的世俗化与功利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亚急性海绵状脑病,又称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由朊蛋白(prion)引起的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变性疾病。近20年来由于疯牛病的传播,人们对CJD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