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对心功能相应指标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其与临床相关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3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2.78±9.64岁,病程在6个月-20年,平均病程13.36年±7.24年,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9例正常志愿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51.41±8.26岁)进行扫描,利用屏气法配合心电门控方法,采用多个序列扫描,如HASTE、turbo FLASH、true FISP等序列对心脏的位置、形态、功能、心肌灌注情况及心肌活性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使用自带Argus后处理软件对心脏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及心功能的评估,主要使用分别描绘心肌内、外膜的方法进行处理,获得相应所需的心功能指标。随后,运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法将两组之间的计量资料先进行齐性检验;对所需资料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心功能参数及相应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指标:EDMI(DM组28.10±12.72,对照组35.64±11.01)糖尿病组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临床相关指标:Hb A1C(DM组7.7±1.6,对照组5.5±0.2)糖尿病组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DM组75.7±16.6,对照组116.6±34.0)糖尿病组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流动力学指标:PFR(DM组283.55±64.35,对照组349.79±66.92)糖尿病组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TPFR(DM组227.42±103.80,正常对照组159.21±27.36)糖尿病组大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相关性分析:PFR与年龄呈负相关,r=-0.402,P=0.021;PFR与BMI呈负相关,r=-0.695,P=0.026;PFR与Hb A1C呈负相关,r=-0.528,P=0.006;PFR与LDL呈负相关,r=-0.755,P=0.007。结论:基于临床型3.0T MRI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可靠地评价2型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改变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高龄、高BMI、高Hb A1C及高LDL等均可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