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的是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之进路。我们以统一性问题为线索,将这一进路理解为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普遍观念统一为实体的完整概念,实体统一为世界,单子聚集物统一为生命现象。三个层次之间的区别是阶的区别。莱布尼茨体系是针对着几个作为潜在对手的哲学体系之困难而建构出来的。他一方面接受了柏拉图理念的绝对的自我同一性,但由于理念缺乏个体性和能动性而拒绝把它当作实体;另一方面接受了亚里士多德质形统一体的个体性和能动性,但拒斥其中两种本原的异质性,同时批评这种形而上学无法为实体提供个体定义。据此,莱氏的体系由三个基本断言构成:第一,实体必须是一种具体的个体事物,它具有最高等级的实在性;第二,实体是由观念构成的,故具有单一的本原;第三,观念具有次级的实在性,观念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分离地存在。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莱布尼茨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确立观念的实在性。他认为,在上帝的理智中存在着一个由普遍本质构成的观念世界,它尽管处于较低的实在性等级,但是在本体论次序上却先于实体世界。第二个步骤是,上帝意志中的“扭力”从同一个观念世界中产生出无限多个可能的实体世界。这是一个阶的提高的过程,在其中,个体性从普遍性中产生出来,时间从非时间中产生出来。二阶性理论在形而上学层面指明了,把观念统一成实体的力就源自于使得阶提高的那种力。为了从形而上学层面赋予这种实体以个体性,莱布尼茨发明了这样一个学说:每个实体都是它所在的那个世界的一个特殊化,即上帝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把此世界之整体内化于这个实体的完整概念之中。作为“全体”的世界规定了实体的边界,实体由此成为一种具有最大内涵的东西,即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最终的主体或个体。既然所有实体都表达着同一个作为原型的世界,那么这就同时构成了实体统一于世界的根据。实体之个体性的另一条件是它们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独一性,每一个实体都是上帝观看世界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实体的能动性则一方面来自于它作为一种绝对主词可以自发地演绎出其谓词,另一方面来自于它被上帝赋予了一种活力。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欲望引导下的知觉活动,知觉的心理机制体现为:微知觉按照微分比的法则综合出分明知觉。知觉的前提是单子的复多性,它也是物质现象的基础。多元论的根本依据是道德性的,即视角的多样性彰显了上帝的完满性。莱布尼茨认为,物质的本质不是广延,而是单子的聚集与扩散。因此,彻底的单子论必然导致万物有灵论。诸单子之所以能统一为有序的物质现象,首先是因为它们内化了同一个世界原型。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先天地植入每个单子中的和谐原理,使得一系列单子可以呈现为一个生命体,从而为现象领域带来了统一性。
其他文献
从学校用能实际出发,分析电锅炉、空气源热泵、电磁灶等电能替代技术原理及应用场合。根据学校厨房设备用能需求,针对传统电能替代存在的投资、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析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和某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研究.
安徽宿松方言是赣语,其助词“里”可同时用作定语标记、动态助词、状语标记、补语标记、转指标记和状态形容词后缀。“里”作动态助词、表情状的状语标记和状态形容词后缀的
针对石圪台矿2-2上204-1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矿压显现异常问题,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认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上覆集中煤柱影响是回撤通道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可通过
形而上学作为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哲学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可谓是千差万别。如果我们站在传统哲学的视角上,就会从“实体”的意义层面去理解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
在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史上,明代运河南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期间,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沿运地区,还是在运河南部的苏南、浙西江南一带的农耕生产
当前中国物流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客户对物流业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许多物流公司的运作水平难以适应现代物流高效、低成本、一体化等一系列要求,本文结合6S管理方法在物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