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继加入WTO后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从有利角度分析,它将扩大我国与东盟互补型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引进资金和对外投资,有利于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但是,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也不容低估,广西与东南亚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接近,广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东南亚则在北回归线以南至赤道,两者的自然资源的经济结构有部分是雷同的,随着两地经济的发展,其竞争性也会日益突显出来,特别是对我国与东盟自然条件相当的热带水果带来的冲击更显得迫切和巨大,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以广西水果产业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广西与东盟主产国的果业发展现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与东盟国水果贸易情况;查找双方水果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合理性建议。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热带水果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呈现出一是发展快二互补性强三是逆差大四是对广西热带水果产品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四个方面表现。质量、品种、贸易壁垒(即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仍是制约双方贸易发展的存在问题。面对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处于逆差、热带亚热带水果受到巨大冲击的现状,应采取积极的对应措施,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互补品种;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处理,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品市场竞争力;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体系,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延缓冲击,为同类产品的发展战略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