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L的物联网异构信息聚合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物联网中所采集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不仅包括RFID读写器实时采集到的各类RFID信息,而且包括分布于各地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的与物品相关的各类感知数据。此外,物联网采集的数据并不是一次采集完成,而是一组不断增加的、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这种具有实时性、连续性、有序性特点的数据称之为数据流。  针对物联网前端感知信息的海量性和异构性问题,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并不适用。物联网中,传统的应用于不同平台的数据集成技术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已被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技术所取代,也就是说PML更加适用于物联网中的不同类型信息传输。其次,当前XML聚类技术一般针对少量的静态数据信息,而对于海量的、实时的、异构的物联网数据流聚类则束手无策。此外,XML文档与PML文档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这些XML聚类技术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PML文档聚类。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ML的物联网异构信息聚合技术。首先,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物联网异构信息聚合模型,并对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的功能和作用做出详细的说明。其次,本文针对PML文档的特点,在处理层中设计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PML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并给出具体算法描述。此外,在此PML文档相似度计算的基础上,本文给出基于动态滑动窗口的PML数据流聚类方案,能够将海量的、异构的PML文档数据流进行聚类。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PML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重率,并且基于动态滑动窗口的PML数据流聚类方法具有较高的聚类质量。
其他文献
未来是物联网的世界,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物联网的感知触点,是实现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在标识物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老龄化进度地不断加快,生活在敬老院中的老
随着Web服务由技术概念到实践应用的不断发展,种种迹象表明Web服务将是未来应用架构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模式。当Web服务用于试验计划和大规模生产时,拥有一种松散耦合的、与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藏文信息处理因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重要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藏文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符合藏文应用习惯的办公
生物圈中,光合作用是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代谢过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关于叶绿体起源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家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
PoC是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基于移动蜂窝公众网络、采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的Push to talk业务,其借用了集群系统中的PTT特性。
企业为了适应不断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与伙伴企业的联系,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增强从供应到客户服务的整个供应链
植物模拟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进行仿真的技术。本文以植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和意义为背景,在深入探讨植物形态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基
虚拟装配技术是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技术、并行工程、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一体的一项综合技术。使用虚拟装配技术可以在不制造真实产品的情况下生成、验证和优化
随着世界市场的竞争日剧激烈,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企业产品设计日益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产品的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在这
Internet是一个分布式的异构的信息平台。基于Web的应用种类繁多,从简单的的WWW浏览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等。这些应用在开发语言上、部署平台上、通信协议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