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和CR95HF的RFID应用系统设计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通信技术,由二战的雷达技术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其发展,对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标签的存储容量和体积、读卡器和标签的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STM32F103VET6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CR95HF射频芯片构成符合ISO/IEC15693标准的手持便携读卡器;同时,采用无线存储芯片M24LR64,开发了与读卡器配套的新型无源RFID标签。该RFID系统工作在13.56MHz频率,其标签的存储容量达到24K字节,除了可以与读卡器进行无线通信之外,还能通过IIC总线实现数据传输,适用于需要在标签中携带大数据的应用场合,本课题应用在大数据安全传输系统中。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RFID技术相关的电磁学、通信原理等理论基础,分析了工作频率为13.56MHz的ISO/IEC15693等RFID国际通用标准,以及数据通信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保证。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微控制器STM32F103VET6和射频芯片CR95HF的RFID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主控电路、射频通信模块、外围设备的硬件设计和驱动的构建。同时本文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读卡系统功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的展现出来。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RFID系统能稳定地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可以完成相应读写操作,具有低功耗、容量大、读写稳定性好的特点。
其他文献
北斗(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重大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军事和科研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卫星导航信号是联系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的核心纽带,具有十分独特
超短波通信的通信质量高、通信距离远、信道条件好。因此超短波电台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通信、地址灾害监控、洪水预警等很多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收发机位于系统的最前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能准确、高效、方便的传递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参与到人类的活动中来,因此人类和机器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密切和重要,语音交互
互联网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得IPv6取代IPv4变成必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终端接入的普及,人们对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连贯性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让移动终端能
因为人脸识别在安全领域具有更直观的识别效果,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关于侧面人脸识别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现有的算法大多数是针对正面人
超椭圆曲线是一类特殊的代数曲线,一般可以看成是椭圆曲线的推广。超椭圆曲线应用于公钥密码体制中,相比于其它公钥密码体制,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相比,在相同的
光纤无线通信(Radio-Over-Faber, ROF)技术是采用光纤链路传输高频微波毫米波信号,该技术将宽带移动通行技术和光纤通信的大容量、超带宽、高可靠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覆盖面
大数据集全比较是一种特殊的计算问题,对数据集中的任意两个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广泛存在于生物信息学,生物计量学,数据挖掘等领域。基于分布式存储架构的分布式计算由于具有高效益
在现代电子对抗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AR)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SAR成像中施加一定的干扰,能够阻碍研究人员对成像后的SAR图像进行判别。目前,在对SAR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中,没有统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移动用户的激增以及用户对数据率,业务类型等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干扰抑制算法已经不能满足LTE-A所提出的系统系能。为了满足LTE-A标准所提出的系统性能要